第八十九章废墟觅踪,暗潮再起(2/4)
一能量引导不当…”
“无妨,先用最小的碎片,在密闭的精铁匣中进行。”王猛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亲身一试,我们永远无法真正了解这墨晶的奥秘。”
在王猛的指导下,工匠们小心翼翼地将几粒米粒大小的墨晶碎屑按照图录上的方位,固定在一个特制的厚重铁匣内部。荀彧亲自书写了几道他所能理解的引导符文,贴于匣外。
王猛深吸一口气,将一丝微弱的内力缓缓注入铁匣。
起初并无异状。片刻后,铁匣内传来轻微的“嗡嗡”声,那几粒墨晶碎屑竟微微亮起,散发出极其黯淡的黑色光晕,如同黑夜中的萤火。一股微弱却异常纯粹的能量波动从中散发出来。
“有反应了!”一名工匠低呼。
就在此时,那黑色光晕猛地一闪,铁匣内发出一声沉闷的爆鸣,随即恢复沉寂。
众人心头一紧。待打开铁匣,只见那几粒墨晶碎屑已化为齑粉,铁匣内壁留下了一小片焦黑的痕迹。
“失败了…”荀彧叹了口气,“看来,即便是最简单的聚能,也需要精确的控制法门和特定的能量引导,非我们目前所能掌握。”
王猛却并未气馁,反而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不,我们并非全无收获。至少证明了,这些符文确实能够引动墨晶的能量,只是我们尚未找到正确的钥匙。而且,”他捻起一点黑色粉末,“这能量虽微弱,却极其纯粹霸道,远胜寻常内力。”
李牧不知何时已来到工坊门口,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他走上前,拿起那只留下焦痕的铁匣,感受着其中残留的微弱能量波动,心中对墨晶的认知又加深了一层。这东西,果然是双刃剑。
“主公。”王猛与荀彧见礼。
“不必多礼。”李牧摆手,“研究进展如何?”
荀彧将方才的尝试和推测简要说明。李牧听罢,点头道:“此事急不得,安全第一。慢慢来,我们有时间。”他话虽如此说,但心中却明白,留给榆林镇的时间,或许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般充裕。
“岳将军那边可有消息传来?”李牧转向王猛。
王猛道:“斥候刚回。呼延晏主力确实已向西北方向撤离,但行军速度缓慢,沿途劫掠了几个小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