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师徒(5/6)
师礼!”
毛澄连说不敢当,两人客套话几句说完,杨植问道:“座师在上,弟子有一事不明,为何大宗伯会试出‘天下为公’之题?”
毛澄呵呵笑道:“实不相瞒,那王相公曾有书信来说,你保全了苏州士绅脸面,另外对苏松出力甚多,外人多不知晓!
所以,如果我来考你,就以‘天下为公’出题!你的答案,王相公已经告诉过我了,说只要看到这个答案,就一定要录取这个考生!
只是老夫不明白,为何阴差阳错,今圣刚好钦点老夫为主考?真是天意!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果然古人诚不欺我!”
杨植好奇地问:“科场之上,运气占七成!如果张潮翰林黜落于我,那怎么办?”
毛澄断然道:“那老夫只好去礼房搜卷了!”
见杨植惊诧莫名,毛澄叹道:“实不相瞒,自今圣即位,老夫身心俱疲,已近油尽灯枯,曾上疏十余次请乞骸骨!
老夫自卜一卦,怕是吃不上今年端午节的粽子!三月无论圣上批准与否,老夫都会挂冠而去,死在苏州!”
杨植大为震撼,连声叫道:“不至于!不至于!老师状元出身,为人忠厚耿直,德才兼备!
虽然老师多次与今圣相悖,但今圣仍然对老师关爱有加,老师一定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毛澄笑了一下说:“不说这个了。我有隐忧,你能不能帮我?”
杨植一拍胸脯:“任凭老师驱使,愿效犬马之劳!”
“我的女婿是太仓王家的,”毛澄说着喘口气,歇了会又道:“这一家是累代官宦,簪缨世家。”
杨植想起自己家大门的牌匾了,称赞道:“苏州太仓我也去过!太仓王家有口皆碑,常做修桥补路、赈灾济贫、赠医送药、资助寒门士子之事!
王家家风‘不欺天,不害人’,整个南直无人不知,哪个不晓!提起来是人人称颂,个个赞美,那才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日后福泽绵延,出几个阁老、尚书不在话下!”
毛澄又喘口气,歇歇说道:“你也是善祷善祝了!但是我那女儿嫁过去后,服侍她的丫鬟婆子有十多个。她十指不沾阳春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十步路距就有健妇抬过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