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天意(3/6)
嘉靖坐定御座,骆安等人侍立两侧,座下众人行过朝常礼后,便听罗钦顺讲气学。罗钦顺从张载讲起,他的观点与湛若水相反,先说气是理的本体,先有物质后有规律,讲完本体论又讲认识论,还批驳王阳明提倡排开外求,致力于反观内省云云。
众人听得昏昏欲睡,罗钦顺的讲学能力实在差,根本谈不上深入浅出,与湛若水相去不可以道里计。难怪没有人跟他学气学。
一堂课讲完,到了互相讨论的时间,众人都不愿意提问辩驳。
平时讲官讲的是历朝历代治理得失案例分析,大家踊跃参与,一旦发言得到皇帝首肯,就可以平地升级、得赏赐。而学术交流辩不出来对错,没有人想露这个脸,一时文华殿内冷场。
嘉靖轻吐纶音道:“本朝三大学术大师,湛先生、罗先生的讲座俱已听过,待王阳明服丧期满,让王阳明来北京,听听他讲的如何。”
去年六月嘉靖召过一次王阳明来奏对,被杨廷和所阻,当时湛若水还当面质问杨廷和为什么极力反对王阳明上京。
杨廷和听到嘉靖这么说,急忙出列奏道:“王阳明遭遇父丧,多次上疏辞官,内阁已极力挽留。”
嘉靖没有再说这个话题,问道:“二月初七会试在即,各地举子齐聚北京,流言四起,会试都是这样么?”
杨廷和又奏道:“历科会试皆是如此,我等翰林皆要接待同乡举子,已经习惯了。”
嘉靖挥挥手,道:“众位先生看看这些奏疏。”
杨廷和从太监接过奏疏,原来是锦衣卫上报的举子动向。那些考官、考题分析,杨廷和并不在意,每科都是如此。但是考生们说“杨廷和权倾朝野,所以同考官不会有杨廷和的门生弟子”,把杨廷和吓了一跳。
没有哪个皇帝能容忍权臣,何况嘉靖少年老成意志坚定,喜怒不形于色,说话模棱两可,谁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入他先人!这是哪个王八蛋说的?
杨廷和紧张思考,脸上不露声色,把奏疏传给蒋冕。蒋冕看后哭笑不得,流言说自己必定是主考官,石珤是副主考,还分析说前三道考题中,《孟子》两道,《论语》一道,居然有理有据。
毛纪接过奏疏浏览一下,流言只是分析说自己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