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老乡见老乡(5/7)
旧的《大明英烈传》递了上来:“这本书是小子几年前在吉安府所购,看了几十遍了!请武定侯不吝墨宝,在扉页为我签个名字!”
还有这种操作?杨解元真是赤子之心!郭勋哈哈大笑道:“老夫献丑了!”说着提笔在书上写下名字,顺口道:“老夫亦是闲暇之余游戏之作!小说小说,怎比得上举子们的锦绣文章,那才是阐述经义大道!”
那解元有不以为然之色,凭着出身高,居然不给侯爷面子,当即直斥己非:“武定侯此言差矣!文以载道,小说亦有大道!《明英烈》描写人物活灵活现,表我大明英烈之忠义,使顽夫廉懦者立,实有大功于世道也!不在圣贤书之下!
小子曾从赣南去凤阳,途经彭蠡湖鞋山,写下歌体诗一首,追念先烈!”
只见那杨植,慷慨激昂把诗歌吟诵出来。郭勋听到诗里把先祖郭英比成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贵,又称赞郭英立下大功不自居有冯异之风,不禁大为高兴,当即令仆役去准备酒菜,留众位举人老乡吃个便饭。
郭勋高兴之余,问道:“杨解元怎么会从赣南到凤阳?”
那杨植亦不隐瞒,道:“小子原籍赣南……”遂将自己失陷匪巢被官军搭救,拜袁守诚百户为父来到凤阳,努力学习考上秀才举人,现在一身兼祧两家,一五一十,娓娓道来。
一番叙述跌宕起伏,众人听得亦是感叹,郭勋沉吟片刻道:“袁家先祖是太祖之护卫,世袭百户,你如今兼祧两家,袁氏亲家亦是世袭百户,可知道是哪里人氏?”
那杨植恭敬答道:“是凤阳府濠州郭家镇人氏,我哪怕在南京国子监就学,清明冬至都随岳丈上山挂青,是以知道。”
“啊?”郭勋拍案而起,道:“那一定是吾先祖郭讳名英的帐前护卫!当年吾先祖带着同族七人投奔太祖,其中三人殁于彭蠡湖之战!太祖将此战中随死军士三百人,各依姓名,赠为武毅将军,正百户,子孙世袭。
你那岳丈先祖叫什么名字?”
杨植答道:“灵牌上的名字,似是郭五七。”
“那错不了!”郭勋激动地从案后走出来,拉着杨植的手道:“当年彭蠡湖血战,天地为之变色!正当明军落于下风苦苦支撑之际,吾家先祖郭讳名英一船当先,直取那伪王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