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乡试(4/6)
卢瑾慌了,递上试卷连忙解释道:“非也,非也!此卷子来自中榜,文采普通没有亮点,是以本人没有选中,并非因为气学。”
湛若水哼一声接过试卷翻看:“写文章如做人,要不矫揉造作,不故弄玄虚,不佶屈聱牙,不卖弄文采!好文章必定是平易近人的!就它了!”
连续二十年,每年给上千士人讲学十几场的学术大家,其自信与威严不言而喻。卢瑾瑟瑟发抖,不敢再发一声。
湛若水又去诗书易同考官那里,让他们更易试卷。
九月二十五日,贡院院长办公室里只有三人,正中坐着湛若水,桌案上分南榜中榜摆着一百三十八份卷子,应天府尹、南直提学分坐两边,北京锦衣卫在角落听记。
桌子上是已经确定录取的考生试卷,糊封都已经去掉,可以看到考生的名字、户籍、来自学校。
今天是给卷子排名次。乡试的前五名,是五经各取一名,民间俗称五魁首。
易经魁首来自徽州,姓胡,商户。这不奇怪,徽州专治易经,且商旅遍天下,经常有经魁出现,徽州治易已经在大明形成特色。
诗经魁首来自常州,军户。
尚书魁首来自苏州,民户。
排完了考生最多的诗书易三房的经魁,那考生最少的春秋、礼经两房就很好排了,礼春秋每房只有个位数的卷子在桌上。
春秋魁首徐阶,来自华亭县,民户。
礼经魁首来自苏州府吴县,这个也是意料之中,苏州王宠以礼经闻名,教出来的学生中举人进士的很多。
湛若水问道:“排名次的事,提调官、监考官有什么建议?”
应天府尹脸色难看,连续几科应天府下辖的江宁县、上元县都没有出几个举人,这让他脸上无光。他看了一下前五名说道:“五经魁中有两名苏州籍的,太多了!”
提学御史萧鸣凤建议说:“那就换礼经魁首吧,我看礼房这个考生的试卷不错。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此生的策论鞭辟入里切中肯綮,一看就是能做大事的人!”
湛若水惊讶地看了萧鸣凤一眼,沉吟片刻后点头同意。
确定了五经魁首,那剩下的中式举人就好排了,三人左看看右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