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主考官(5/6)
衣卫把湛若水围在中间向贡院行去。路上几名南京国子监监生手举笔记本,拥上来狂热地说:“甘泉先生,这是你的讲义,我们想跟你探讨一下性命天理!”
湛若水正要说什么,被一旁的锦衣卫探身过来捂住嘴。为首的锦衣卫鞭子虚空一抽,对监生们喝道:“让开,否则拿你们进诏狱!”
一行人也不与人交流,直入贡院住进最里面的院子,把门锁上。应天府每餐送去两桌酒菜。
徐家小院里,凤阳府秀才都在庆幸,他们下手虽晚,但花了三倍价格还是买到湛先生的书。当然不会全买下来,刘羌栋的本经是春秋,就只买了《春秋正传》和认识论的《圣学格物通》、本体论的《心性图说》,其他人也各自按自己的本经买了相关着作。
凤阳府其他的考生纷纷来到凤阳商社,互通有无,唯独杨植并没有抢购湛若水的着作《二礼经传测》等书。众人见杨植老神在在无动于衷的样子,莫明惊诧,刘羌栋问道:“杨植,你不想考举人了?你放弃了?”
杨植环顾众人,鄙视道:“为人当有气节!我坚持我的气学,决不投主考官所好!若改变自己的观点,吾自欺乎,欺天乎?”
见众人不以为然的神色,杨植解释道:“吾与诸君不一样!诸君皆以理学为圭臬,所以你们文章按湛大家的观点写,是理所当然的!而我不一样!你们懂的!”
刘羌栋劝道:“我们读书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当官!不当官就辜负了十年寒窗的峥嵘岁月,辜负了家人期望!
只要能让我们当官,别说理学心学气学,哪怕主考官说华夏文明都来自西域又怎样?说华夏上下五千年都落后于全世界又怎样?我们还不是得认!”
杨植摇头说:“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请诸君勿复多言!”
凤阳府几十名秀才在院子里面面相觑,只觉得杨植好傻好天真。
杨植的言论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诸南京城里各考生。南榜考生听后无所谓,反正那是中榜的事。
乡试前是南北两京锦衣卫最紧张的时候。众所周知,男人们只要聚集起来,很容易搞出大事。
锦衣卫的最大职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