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经筵(4/5)
许,于我心有戚戚焉的表情。只有吏部尚书罗钦顺、兵部尚书王琼脸色平静,似乎并不认可,而新晋的翰林学士挂礼部左侍郎衔的袁宗皋则面有不平之色。
确实,最后裁决汉哀帝、宋英宗身份的,都是当时的太后!如果仿前朝旧事,那自己的一切就只能由张太后决定!
杨廷和站起来补充了几句,讲了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的道理,汉哀帝虽称亲父为皇不加帝号,但太后过多导致宫斗便宜了王莽云云,不少人点头称是。
嘉靖第一次经筵就被杨廷和与群臣骑脸输出,心里恨恨却说不出道理。他没有总结课堂今日所学,平静地说:“诸位先生讲得好。今日经筵就到这里吧!罗先生,朕对理学、心学、气学甚有兴趣,想知道三门学术有何异同。”
众臣最近有些了解嘉靖的风格。首先嘉靖喜欢修改内阁草拟的诏书和臣子的奏疏,虽然嘉靖才十五岁,但十三岁就有秀才水平,文采、学问没得说。其次嘉靖似乎对形而上的东西感兴趣,比如说道教飞升求长生,还让翰林院给他送了几本庄子注、列子解。
因为今日是经筵讲学,大明的政治正确是言论自由,君臣比较随便些。嘉靖开口问道:“罗先生之气学,为何远不如湛甘泉王阳明之声名远播,门生弟子遍天下?”
罗钦顺回答道:“我的弟子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所以不能以人数众寡论学问优劣。正如微臣宁愿当个孤臣!
气学讲唯物、唯实,知亦难行亦难,世上唯有唯物唯实最难!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记起唯物,再说起唯物的时候。”
嘉靖神色一动,道:“眼前是眼前,将来是将来,现在说将来太远了吧。”
第二天,几名江西籍御史上疏,请圣上起复大学士费宏并其弟。嘉靖当即批准,下旨召前阁老费宏、他的弟弟翰林编修费寀回京官复原职。费宏的侄子费懋中在前几天正德时代最后一次殿试中高中探花,已经被授翰林编修。
言官并不是仅仅成人之美的。马上就有几名御史给事中弹劾云:大学士梁储结附权奸,持禄固宠;兵部尚书王琼滥鬻将官,依阿权幸。
照例,大臣被科道言官弹劾后就应该闭门不出上疏请辞,等候圣上裁决。梁储顺势又递上乞骸骨疏,不想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