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经筵(2/5)
上面说不上话,但以六十八岁老官僚的敏感性,他尖锐地指出:“若陛下接受内阁、礼部之议,则名为天子,实为傀儡矣!”
嘉靖讶异道:“袁先生,此话怎讲?”
“倘若陛下认张太后为母,就应该晨昏定省,每日问安!如果有大臣对张太后说陛下更改孝宗之道,张太后责令陛下去孝宗牌位前反省,陛下能怎么办?
天子为天下表率,岂能不孝!
武宗皇帝不见张太后,被群臣年年岁岁上疏指责,致威信扫地,什么事都办不成,陛下能仿效武宗乎?
再说,倘若陛下继孝宗皇帝之统嗣,则陛下之大位就不是理所当然而得,陛下合法性就完全来自杨首辅、张太后之选择!杨首辅对陛下从此有顾命之恩,拥立之功,今后陛下只能事杨首辅如相父!”
这种事,再往后杨涟也搞过。明明白白只有一个太子皇位继承人,结果杨涟居然得了一个拥立首功。
嘉靖是性格偏阴沉的文艺青年,喜怒不形于色,他仔细琢磨袁先生的话后说道:“朕明白了!他们不让益王、汝王家里的孩子为皇兄继嗣,是因为朕这一支人丁单薄,他们好拿捏。那如今怎么办?”
袁宗皋只能回答说:“微臣确实不通礼经,陛下不妨先拖着,看看别的大臣有什么不同意见。”
次日,嘉靖答复内阁说:“藩府主祀及称号,事体重大,再会议。”
重开经筵是新朝雅政之象征,几日后逢二又到了经筵之日。按大明祖制,经筵的参与者除了皇帝及品级中等以上的翰林,内阁、六部等二品以上高官都会参加。和如今常委每月惯例学习会,请专家教授来讲课差不多。
嘉靖坐在文华殿御座上,见座下一堆学士级别的中高级翰林及站两边给自己打下手的低级翰林,开口问道:“听说湛甘泉先生学术精深,今日是否在座?”
大明三大学术大师之一的湛若水是广东增城甘泉人,这时代文人的习俗是以地望为号,所以人称湛甘泉。这个人一心一意追求学问,对当官根本不在乎。弘治五年他中了举人后,烧了官府给他的公车进京会试凭证,跑去广东新会拜广东名儒陈白沙先生为师潜心向学。直到弘治十八年,在母亲和广东官员的苦劝之下才参加会试并高中榜眼,马上被授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