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未雨绸缪(1/6)
正德十五年十月底,北京的街道上落满了银杏叶和槐树叶,街道上弥漫着炒栗子的香味。因为今年有闰八月的缘故,秋天比往年更冷。
傍晚时分,首辅杨廷和披上风帽,从紫禁城午门的侧门走了出来,在文渊阁值守十天十夜后,今日轮到他出宫休沐。
走过金水桥,早已等待的京营兵丁掀开轿帘侍候首辅上轿,两名锦衣卫开道,十六名京营兵丁为仆役,一行人向东走去。
皇上赐给杨廷和的宅院距文华殿仅半里地,距文渊阁才三百多步路,但是按礼制他不能走东华门,得绕一圈。
八抬大轿非常平稳,轿厢内有暖炉,杨廷和从寒风中进入轿子,舒舒服服地叹口气,闭上眼睛养神。
没多久轿子就停下来了,杨廷和睁开眼以为到宅门口,正要等仆役掀轿帘,不料锦衣卫过来低声回禀道:“杨首辅,南池子路口前有一名给事中,他不让道。”
按太祖高皇帝体制,御史、给事中见官不避,任多高级的官员都要给他们让路。
杨廷和宰相肚里能撑船,哼一声表示认可。他掀开轿厢窗帘,只见一名身材高大、相貌清秀一把美髯的中年七品官从路中间走过。
这名给事中见轿厢窗帘掀开,向轿子微一拱手施礼,大摇大摆而去。
杨廷和认识这名官员,他叫夏言,几天前才从行人司转迁兵部给事中。六部给事中驻紫禁城办事处就在文渊阁隔壁,两人见过面。而且给事中对诏书有封驳权,是以内阁相公对七品给事中更关注,反而认不全一堆堆的五、六品京官。
夏言,字公谨号桂洲,军户,江西籍,正德五年江西乡试中举,正德九年从南京国子监考上三甲进士,一直在行人司充任两湖云贵等土司地区的宣慰工作,几日前吏部尚书罗钦顺把夏言行取为兵部给事中。
按大明官场潜规则,同级别的官员中,翰林老爷清贵华选为最贵,六科给事中、道御史称为科道言官次之,六部京官再次之,其他的边缘朝廷部门府、监、寺、司等再再次之,地方官最次。从知县、行人等七品位置迁转为御史给事中就相当于升职,意味着资历镀了一层金,甚至比直接升到地方六品更好。
这一批被吏部行取为给事中、御史的七品官共有十多人。当初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