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大才(4/5)
又对杨植说道:“这位就是正德十二年的状元,我们江西南昌府进贤县的舒芬舒梓溪。可惜我当年馆选为庶吉士,学习期满没能留在翰林院,不然就和舒状元一起了。”
舒芬考中状元后,按大明官场以学历定终身的潜规则,他起步就是被授为翰林院修撰。从六品修撰相当于地方上四品知府,京官五品郎中,等于如今的厅级干部,他的是大多数官员奋斗一生的终点。
只要舒芬躺着按部就班升上去,五十岁就可以至少当个礼部尚书局常委。
但舒芬的命运和南京国子监九品学正张岳一样。因劝谏正德南巡,舒芬被贬到福建市舶司任从五品副提举,表面上看是从六品升到从五品,实际上和张学正一样降了两级。
杨植不知道大明天子是不是有什么冷幽默,成化年间有一位江西籍状元罗伦被贬任福建市舶司副提举,今年舒芬被贬还是任同一个职务。
舒芬毫不在意地说:“原来是罗老前辈的弟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吾辈读圣贤书,岂可为个人功名而患得患失!”
杨植依士人之礼见过舒芬后三人坐下,张鳌山问:“杨小友来福州所为何事?”
杨植回复道:“一是为见我的张老师,看到张老师满面春风,弟子深感欣慰!二是拜见福建镇守太监尚春尚公公。”
张鳌山与舒芬有点尴尬,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士人一向与太监井水不犯河水,不拿太监刷声望就是给太监面子。虽然尚春的名声不错,但是士人也用不着大老远跑来上杆子贴上去。
舒芬脱口而出道:“卿本佳人,奈何从贼?”
杨植长身而立,深沉眺望山下福州城里万千闾户,再向东看向大海。
亭内气氛为之一变,张老师莫名地感到杨植有套路要来了。
“没事干的时候,我会望向东边的大海。
我曾经听人说过,当你不能够再拥有,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
舒芬是江西经常出现的神童之一,七岁成诗十岁成赋,文字功底非常深厚,但一时间也很难理解这句话:似乎有意义又没有意义,而且听起来非常伤感。
没有想到罗老翰林的弟子是这样的风格!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