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尊王讨奸(4/6)
巡抚说:“也许半年后就可以东征日本了,李老前辈有没有兴趣挂帅?”
李充嗣曾在陕西、山东主管兵备,举荐过杨锐,率领水军打败了朱宸濠,本身就是知兵之人,人在苏松挂着右佥都御史头衔,正是最合适的为帅人选。
李老巡抚不明白杨植的心思,谦虚说道:“朝堂上这十几年来打过很多仗,立过军功的二、三品大员比比皆是,我都六十了,论资历,除王晋溪外,北京、南京还有几名尚书恐怕比我更有优势挂帅。”
杨植神秘一笑:“李老前辈是四川人,很适合征日本。朝堂廷推时,罗老师会运作的。”
这是什么骚话?简直牵强附会!四川与日本听起来没有一点相关性,没听过日本人怕老婆呀!
不过想到自己如果挂帅,那肯定要挂左都御史衔,立马就是正二品,打完仗授三公三孤,人生圆满达成大成就,李老巡抚心中活泛起来。
不料杨植又说:“天兵不要急于求成,慢慢来,先想办法占住四国岛,再徐徐图之!最好让日本打上一百年,死上一半人。”
李巡抚一时茫然,旁边的陈璠也是搞不清楚杨植思路,武夫心眼少,陈璠失声叫道:“杨秀才不知兵矣!大军远征,必以雷霆之势,寻找敌人主力决战,以求一击必杀!若旷日持久拖到师老兵疲,孤悬海外,将全军覆没!”
苏杭织造太监廖宣有边关领兵的资历,他思索片刻后,却是一拍大腿道:“妙!妙!妙!占住四国岛,移民过去,天兵就在四国岛慢慢屯田,时不时打上几个小仗,让倭人不能一家独大,这样倭人不停送银子过来!”
杨植与廖太监两人不禁四目对视,脉脉含情;李巡抚则与陈提督相顾失色。
难怪杨植自夸没有人比他更懂太监!这太监也很懂杨植,简直是心心相印一拍即合!
我大明有位辽东将门子弟,不顶替老爸的将军职位却去考秀才,在考上秀才后自愿割了鸡鸡入宫侍奉皇爷爷,很值得杨植效仿呀!
你杨植的心思与太监无二!这是读圣贤书的士人能想出来的?《孙子兵法》、《六韬三略》也没有这种恶毒的计策!
李老巡抚迟疑地问:“那日本到底有多少银子可送?”
这是几人最关心的问题,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