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尊王讨奸(3/6)
草先行,又是跨海东征,天兵至少要半年后才能出发,你们有的是时间。”
停留南京几日,日本使团在南京挥金如土,采购了大堆的中草药、丝绸、布匹、茶叶、瓷器,在导游杨植的推荐下,还买了一堆凤阳的琉璃物件装上船,顺江而下又来到苏松巡抚衙门。
苏松巡抚衙门又挪地方了,李充嗣老巡抚年后流浪到太仓州刘家港一个小庙里。
这次不同以往,日本使团刚在太仓州官驿住下,苏松巡抚衙门、苏杭织造太监就送了一张帖子过来,晚上在太白酒楼为日本使团首领接风洗尘。
酒宴上,李老巡抚、廖太监盛情相邀日本使团在太仓盘桓数日,请日本朝天使、副使把日本的各诸侯情况、山川地理、登陆接应地等事项告诉太监,还贴心地说将派几名书吏、小宦去官驿,为日本使臣做文秘记录。
分守苏松等处的参将陈璠也在座,他刚刚提拔为参将兼提督备倭。原任的备倭指挥使、太仓卫指挥佥事等武官俱被锦衣卫逮问。原因是李老巡抚上了一个奏章,弹劾这两人征兵、防御失事,以致没有发现日本使团的船来到松江府。
第二天李巡抚、廖太监、陈璠提督与杨植一起来到太仓州刘家港,港口还停留着一艘高大巍峨的宝船,正是一百年前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唯一遗留物。
太宗文皇帝后,大明朝廷就停了官方的对外海贸,仁宣时期干脆把船拆了,后面英宗睿皇帝曾想重启海贸,结果翰林院国史馆说当年的水文、造船、航海路线图等资料找不到了。
大明王朝能不能打仗,或想干些啥,其实有些时候,取决于翰林老爷。
成化年间,十六岁就提督西厂的太监汪直在西北立下边功后,又想趁着老挝、安南互相攻伐的机会灭了这两个藩国。结果翰林院告诉汪直:当年太宗文皇帝征安南的路线、地理、用兵等兵要资料丢失不见。等到嘉靖派刑部尚书毛伯温挂帅征安南时,那些资料又从翰林院国史馆找出来给毛伯温了。
毛伯温也是江西吉安府人,现在已经入仕,可惜目前他在河南为官,资历也根本不够,否则可以请罗老师运作运作,廷推毛伯温挂帅东征,毕竟用历史上有业绩的人省心。
看到被拆得只剩下龙骨的宝船,杨植想起往事,对李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