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人有病,天知否(1/6)
每逢三、四月,从漠北吹来的沙尘常常弥漫北京城的天空,有时到了遮天蔽日,目不能视的地步。
紫禁城内,文渊阁里大白天点着几支蜡烛,屋内桌椅案几上,不停落下薄薄的黄土,中书舍人过一阵子就得擦拭一番。
首辅杨廷和叹口气:面前的一摞奏疏未能幸免,同样也是落了厚厚一层土。他拿起最面上一本奏疏,吹去上面的土,看了起来。
自圣上从内阁带走两名大学士南巡后,首辅杨廷和、四辅毛纪值守的时间增加了一倍,几乎日夜食宿宫中。今日毛纪出宫休沐,首辅独占一个文渊阁。
杨廷和很快看完奏疏,又看了第二本,把剩下的奏疏翻了翻,挑出几本,写了一张条子,皱着眉对一名中书舍人说:“你去把这几名给事中唤来!”
中书舍人接过纸条,来到隔壁的六科给事中办公室,按名单让刑科给事中顾济及其他科的几名给事中前去文渊阁。
几名给事中站在文渊阁台阶下,过会儿杨廷和从文渊阁出来,在台阶上问道:“尔等奏疏,为何不事先关白内阁?”
这种听训的感受让人不爽,给事中位卑权重,哪能惯着首辅的毛病!顾济梗着脖子道:“太祖高皇帝定下体制:御史、给事中监察天下,包括圣上、内阁在内!上书前不必要先跟内阁打招呼。”
杨廷和没好气地说:“我等每日要看多少奏疏,处理多少机务!若是无足轻重之事,就不必上疏了!”
另一名给事中回答道:“天家无私事!大学士欲堵天下人悠悠之口乎?”
杨廷和怒道:“虽说御史风闻奏事,但也要注意分寸!”
这几名给事中上的奏疏是和大家一样劝圣天子早日回到北京。别人是拿不要荒废政务、耽误殿试等借口来规劝正德,但是这几名给事中另辟蹊径,有拿孝顺太后来说事的,有拿夏皇后夫妻感情说事的。特别是顾济的奏疏中说“人情之至亲而可恃者,宜莫如子母!两宫隔绝至情”云云,把正德母子关系冷漠挑明给大家看,杨廷和才怒火中烧。
起初内阁只是皇上的秘书处,阁臣品级不过五品。但预先替皇上看奏疏、拟出解决方案这个权势太大了,四五品根本不配这么大的权力。后面就给阁臣加头衔、加品级,现在杨廷和又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