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故乡的樱花开了!(1/6)
大明的弘治四年对应日本的明应二年,这年倭岛发生了一件大事。
趁着幕府将军足利义材出外讨藩的机会,幕府管家细川政元联系其他的奉公突然发动政变,拥立另一个贵族上台。
幕府将军被手底下的家臣们肆意废立,这是自幕府建立起从来未有之事,幕府将军从此权威丧尽,脸面全无,日本陷入了各大家族混战之中,即所谓的“日本战国时代。”
最主要的两家族即大内家与细川家,他们打仗的目的,是争夺对大明的勘合贸易和濑户内海制海权。
所谓的勘合,就是大明王朝指定时间、指定地点、指定商品、指定交易对象的交易许可证书。
日本穷了几千年,所以大明对发勘合给日本不上心,按十年一次的频率赐予日本贸易勘合。大明也懒得了解这个岛国的破事,日本各大家族经常冒着日本国王的名义来大明朝贡贸易。正德五年,细川家就以日本国王源义澄的名义遣使来贡马匹盔铠刀剑。
大明王朝的禁海,是禁止民间私自从事海外贸易,只有外邦官方使节以朝贡的名义来与大明官府进行贸易才是合法的,这称为朝贡贸易。
大明的技术优势对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是降维打击,铁器、瓷器等高技术产品和土产的丝绸棉布茶叶,对外能卖出天价。西洋、南洋、东洋的商人迎着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九死一生来到大明,就为了从大明走私铁器去欧罗巴、阿拉伯、东南亚。
这个技术优势保持到了我大清康熙时期,直到英吉利从中原挖走一批高温炉工匠,偷走茶树。
但朝贡贸易自太宗文皇帝之后,朝廷对于与外藩的官方贸易也不上心了。
正德十五年二月,松江府上海县宝山镇南跄巡检所兵丁看到一艘船飘到了岸边,船上的风帆被撕破,看起来是在海上遇到风浪漂流到岸上。
这种事在沿海很常见,巡检所兵丁也没有太在意。照例上船检查,却发现这是一艘倭船,船上居然有一位大明官话说得像模像样的倭人自称是日本国使臣,来大明进行朝贡贸易的。
上海县自然是走程序层层上报,一直报到苏松巡抚那里。
苏松巡抚是独官兼流官,按官场规则,他不能驻扎在府城县城里,以免被人说成夺地方亲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