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红花教(2/6)
一颗定心丸。我大明自有国情在,蠢货看到杨一清扳倒了刘谨,就想东施效颦。当今圣天子在位,想在太监身上刷声望没那么容易。”
夏师爷已经对杨植大不敬的态度麻木了,丝滑地切换另一个话题:“县尊说最近有民众上告,反映有人聚众敛财。苗山工坊生意红火,来凤阳讨生活的人多了,府、县都很头疼,你怎么看?”
我大明自有国情在,官老爷最讨厌的就是失控。很多矿山都禁止开采,工坊纳入匠户商户管理,就是怕人群聚集生事,为争矿、争市场大打出手,酿出民变。所以知府大人一开始反对开石英矿,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不过这倒不难,王阳明推行的十家牌法和自己前世的网格化管理不能说一模一样,至少也是十分相似,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
杨植便说道:“王阳明大人在赣南实施十家牌制度,师爷可有耳闻?效仿前人故智尔!自商鞅开始用,宋人也用,今人用之何妨?”
给出了建议,做ppt写方案开会布置工作是师爷的职责。杨植离开县衙,现在去社学报到还来得及。
离开县衙时户房书吏黄老童生从办公室里追出来,朝杨植喊道:“不要忘记你的诺言!”
杨植给他一个“你懂的”的眼神,安慰说:“相信我!”
来到社学,社学老秀才不满地说:“几个月不见,功课可有落下?你是全村的希望,明年二月本社学能不能力压凤阳,就看你了。”
尽管把《孟子》忘得差不多了,《论语》只能背一半,杨植仍然豪气干云地说:“放心!县试头名不敢说,考过没问题。”
老秀才欣慰地说:“那就好,你背诵《孟子》里面的《告子下》一章。”
老师你来真的?杨植支吾说:“老师,我还要去卫所点卯,今天先不背了,明天交一篇文章上来。”
社学老秀才倒也没有为难,鼓励几句放杨植走了。
杨植骑着锦衣卫的驽马回到家中,刚坐下来捧起《孟子》想温习功课,老娘从厨房里冲出来夺过书本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中午没有弄你的午饭,去郭姑娘家吃去。”
杨植看看天时,只得拎着一盒西洋珠宝几盒扬州点心两只鸡鸭臊眉耷脸地向未过门的媳妇家走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