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测字(4/6)
是把元朝称为圣元,落款写自己在元朝的官职,诗文中把明太祖称为贼。
宋濂在洪武二年奉明太祖之命修《元史》,书中说:“(元)师次济宁,遣官诣阙里祀孔子,过邹县祀孟子。十一月,至高邮。辛未至乙酉,连战皆捷。分遣兵平六合,贼势大蹙”。
六合守将就是明太祖本人。也就是说,明太祖在自家修的史书里被写成贼。
当然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明太祖高皇帝夺士绅之地为公田等种种措施对士绅很不友好,而元朝对士绅极好,是最尊汉人士绅的朝代。元代时士绅们田亩万顷,把大量的蒙古人发卖南洋当奴隶,家里姬妾成群,甚至用阉人来服侍,元朝廷也不闻不问。元朝灭亡时,《元史英烈卷》中记录的为元朝殉国守节的进士占到了进士的六成,为历朝最多。
文徵明长叹一声说:“皇明开国至今,幸好有识之士拨乱反正,士绅才得已恢复元气。士绅安则大明安,当今圣天子亲小人远贤臣,任用阉宦武夫,致天下动荡,民变四起,岂是长久之计!”
越说越离谱了,如果在我大清,在座的每一位都要被诛九族。
仇英活这么大,第一次跟这么大的领导见面,听他们肆无忌惮地议论当今圣上,颇有些不安,偷眼看一下杨植,却发现杨植听得津津有味。
王鏊叹息说:“衡山慎言!子不言父之过。为人臣者不能规劝君父,是我无能呀!”
唐伯虎劝慰道:“相公不必内疚。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
王鏊沉默半晌,突然说:“若有圣明天子减东南赋税,举东南士子,何如?”
文徵明苦笑着说:“只怕是做梦罢了。”
仇英杨植两人身份太低,王鏊等三人把他们当成小透明,毫无顾忌地谈论劲爆话题,从梦回大元谈到当今圣上,真正的畅所欲言。
几人发过牢骚后,王鏊留大家吃过午饭。午饭过后王鏊消食,带着仇英杨植游览庄园。文徵明唐伯虎两人早就看过多次,并没有跟着前往。
王家果然是洞庭首富,庭院非常大,从太湖引入活水,有亭台楼阁,松竹丛生。
走过九曲廊桥行至古树竹林边一堆太湖石之下,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