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两面人(5/6)
第三十八名,赐同进士出身。按大明文官的潜规则,他这一生就不可能清贵,只能在地方上干实事,升迁的天花板就是尚书到头。
宁王欲反之心昭然若揭,朝野上下几乎人所共知。但是大家似乎都很默契,都在等待宁王举反旗的那一天。尤其是南直籍贯的官员,态度更是暧昧。
丛兰是山东文登人,一生功业主要就是在三边和地方打转,没有机会参与朝堂决策,不能理解东南籍朝士的心态,更不敢私下揣摩君父。
宁王若反,必顺长江东下占领南京建制分封,再切断漕运,即使不能北伐登基,至少也能维持南北朝局面。
丛兰想到此处,不禁打个寒颤。真踏马心塞,这大明是我的不成?还不如去延安绥德跟那些粗人打交道,眼不见心不烦!
从圣上到东南文官,个个都是两面人!只怪自己进士名次太差,一直没有见识过高层次的政斗!
得写信给南京兵部尚书乔宇!
杨植带着三十班军继续南下,两日后来到扬州府。军兵无令不得入城,杨植令卫所几个小旗不要在扬州停留,自己则和夏师爷,赵大张二留在江都城。
杨植上江都城里转一圈,对夏师爷说:“你听说过敲竹杠吗?”
夏师爷莫名其妙,只听杨植恍然大悟地说:“是极,你们苏浙人叫打秋风!”
师爷当然知道打秋风是什么意思,师爷就没有不打秋风的!但这里是江都,不是凤阳县!
杨植并不解释,拉着师爷直奔扬州盐商会馆。会馆门口的门子见三名锦衣卫装扮的军汉闯进门来,刚想过来问话,被赵大张二抡起巴掌打开。
杨植头也没回,直奔正堂,往椅子上一坐,用刀鞘敲着桌子大叫:“管事的呢?叫会长出来!”
盐商会长正在后院喝茶,听到门子禀报,吓得屁滚尿流赶过来,说道:“额正是盐商会长,军爷有什么吩咐?”
杨植斜眼睛看着会长,说道:“你们山陕人逃籍的很多,是不是都窝藏在你这里?”
盐商会长打量四个不速之客,心中一突,小心翼翼地说道:“额们老西在扬州都是奉公守法,从没有作奸犯科之事!”
原来太祖高皇帝立国之初实行的是开中法,把东南地区的盐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