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蝶纹映屏(2/3)
从展区传来,定制旗袍的盘扣在近场通信技术下闪烁,每颗银蝶扣都内置了沈青禾设计的防伪芯片。她手中的ipad扫过陆九渊的护窑符文创产品,屏幕突然跳出二十年前瓷坊火灾的卫星云图,裂缝走向与旗袍开衩处的刺绣暗纹完全一致。
“陆先生的节气制茶法,已通过欧盟有机认证?”柳如烟的指尖划过茶罐上的区块链溯源码,停在“霜降”批次,“我们检测到贵号的茶渍含有特殊矿物质,恰好能激活苏绣的‘雨丝金缕’防伪——”她取出片东洋仿制品,滴上茶汤的瞬间,数码印花层突然剥落,露出底下粗劣的化工染料痕迹。
陆九渊的智能茶勺突然震动,app显示沈青禾的绷架坐标正在靠近。他望着楚云绡手中的机械制茶专利书,发现齿轮参数竟暗合护窑符的双生蝶数学模型,而沈青禾的智能绣机不知何时接入了他的茶园气象数据,针脚密度正随着实时湿度自动调整。
申时初刻,日本展区传来设备故障警报。陆九渊赶到时,见对方的纳米制茶机传送带缠着沈青禾的银蝶防伪标签,传感器误判为杂质的茶末,竟在地面铺出“窑火难仿”的荧光字样。沈青禾的指尖在绷架控制面板上输入密码,二十四声琴键般的脆响后,《茶经》屏风的ar影像突然流动,五显祠地宫的砖刻密语在全息投影中旋转,中心坐标正对着博览会的地下仓库。
“各位请看,真正的茶道精髓,不在纳米技术,而在——”陆九渊举起沈青禾连夜赶制的节气蝶纹芯片,芯片上的茶梗电路按二十四节气方位排列,“明前茶须承东南季风的第五次脉动,秋茶必等寒露后第三场夜露,就像苏绣的劈丝穿针,少了天地人三才的默契,便只是工业复制品。”
楚云绡忽然指着全息投影的地宫图,中心亮点正锁定陆九渊的展台:“你们看!根据碳十四检测,五显祠地宫的建造年代,正好对应陈记瓷坊的鼎盛时期,而我们的茶罐编码、绣品编号、还有——”她指向陆沈二人后颈的胎记,“生物电信号,正在形成三才定位系统。”
暮色漫进展厅时,沈青禾的智能绣机终于完成《茶经》十二章纹,每章末尾的微缩二维码扫出的,都是陆九渊茶勺柄上“辨”字的不同书法变体。陆九渊的手机突然震动,相册自动生成一张合影:他与沈青禾的指尖相触处,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