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偷建(3/4)
料,比如“糯米”等,都被巧妙地伪装成“从云中秘密运抵”或各地运输的产物,投入到建设之中,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
白日里,陆恒会骑着马,带着一众将领,巡视那些在山林间“辛苦搜矿”的士兵们,偶尔还会亲自拿起工具比划几下,做足姿态。
到了夜晚,他则会换上便装,在亲卫的护送下,悄然前往真正的建设工地,查看工程进度,与赵云、荀攸等人商议后续计划,规划着这片土地的未来。
看着那城池的雏形在黑暗中一点点拔地而起,他的内心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期待。
当然,在漠南大兴土木的同时,陆恒也没有忘记远在洛阳的朝廷,特别是那位多疑的皇帝和虎视眈眈的宦官集团。
安抚是必须的。
他很快便安排了一支快马队伍,携带一份精心措辞的奏折和一万两黄澄澄的金锭,日夜兼程,赶赴洛阳。
奏折的内容写得恳切而恭敬。
首先,禀报漠南鲜卑残部复叛已被成功平定,边疆安稳,请陛下放心。
其次,坦言虽已全力搜寻,但金矿的具体位置尚未最终确定,恳请陛下恕罪。
最后,笔锋一转,表示臣陆恒深感陛下天恩浩荡,虽金矿未得,然北州开创在即,不可无钱粮支撑。臣愿克己奉公,先从军中现有物资里,挪用黄金一万两,先行上缴朝廷,以充实国库,略表臣之忠心。待日后寻获金矿,定将剩余的四万两黄金,尽快开采补齐,绝不敢有负陛下厚望。
这一手玩得极其漂亮。
既展现了自己平定叛乱的“功绩”,又为暂时找不到金矿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更重要的是,主动上缴一万两黄金,既向朝廷表明了自己的“忠诚”与“识大体”,也给了皇帝和那些盯着黄金的朝臣一个实际的交代。
虽然只有一万两,距离圣旨要求的五万两还有差距,但至少证明了陆恒没有赖账的打算,并且正在“努力”。
这足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缓解来自洛阳方面的压力,堵住那些想借此发难之人的嘴,为他在漠南的秘密建设,争取到宝贵无比的时间。
马蹄飞扬,尘土滚滚,承载着陆恒的谋划与一万两黄金的信使队伍,朝着洛阳的方向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