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李旦三让皇帝位(2/3)
云经》又大肆宣扬,陛下怕是也别无选择。只是如此一来,朝堂怕是又要经历一番动荡了。” 他们虽心中有所疑虑,却也不敢公然反对,只能在一旁暗自叹息。
还有一些大臣,平日里便见风使舵,此刻见局势如此,也纷纷跟风表态。他们有的高声附和武氏宗亲的话,有的则低头不语,暗自盘算着如何在这权力更迭中保全自身。
武媚听闻,脸上并未露出过多的欣喜,反而摆出一副谦逊的姿态,微微皱眉,说道:“皇儿,你这是何意?你乃大唐正统,皇位乃祖宗所传,怎能轻易言让?哀家不过是暂代你处理朝政,辅佐你治理天下罢了。”
李旦心中明白,这不过是母亲的客套话,他再次跪地,恳切地说道:“太后,儿臣心意已决。儿臣自感无德无能,难以胜任皇位。太后心怀天下,以慈悲为怀,推行诸多善政,让百姓受益。这皇位理当由太后继承,此乃顺应天命之举。”
此时的李旦,心中既有对母亲的敬畏,又有深深的无奈。他看着母亲那威严的面容,回想起从小到大,母亲对他的严厉教导,以及在朝堂上展现出的铁腕手段。他知道,母亲对皇位的渴望已久,自己的退让,或许能让朝堂少一些纷争。但他也不禁在心中自问,自己真的如此不堪吗?为何不能像祖辈那样,牢牢握住皇权,开创一番盛世?
然而,武媚依旧推辞,此事便暂时搁置。
几日后,李旦再次在朝堂上提出禅让。这一次,他言辞更加恳切,甚至声泪俱下:“太后,儿臣自省,自登基以来,未能让天下更加繁荣昌盛,百姓生活更加富足。反观太后,临朝称制以来,朝堂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大云经》所示,太后乃弥勒佛转世,实乃我大唐之福。儿臣恳请太后顺应天命,接受儿臣的禅让,登基称帝。”
李旦在说这番话时,眼眶泛红,声音哽咽。他想起自己在位期间,虽有心治国,却处处受到母亲的掣肘。每一项政令的颁布,都要经过母亲的层层审视,稍有不合母亲心意,便无法施行。他看着朝堂上的大臣们,有的真心拥护母亲,有的则心怀鬼胎。他深知,自己若继续坚守皇位,只会让朝堂陷入更深的动荡。此时的他,心中更多的是对大唐江山的担忧,他希望母亲能以弥勒佛转世之名,真正庇佑天下苍生,让大唐走向繁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