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退位前夕的各方博弈。(1/9)
武昌起义的消息,似一阵疾风,迅速席卷了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一时间,各地的革命党人纷纷响应,犹如星星之火,瞬间形成燎原之势。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局势的发展愈发迅猛,令人瞠目结舌。湖南、广东等15个省份相继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而前线战事胶着,此次革命势力前所未有的大。袁世凯在所领导的清军与南方诸省所领导的革命力量对抗中想要取得最大的收获。
朝堂之上,往日的威严与秩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慌乱与绝望的气息。隆裕太后早已没了往日的端庄,泪水不停地在眼眶中打转,她瘫坐在椅子上,口中喃喃自语:“这可怎么得了,祖宗的基业,难道真的要在我们手中断送吗?”这些消息如同重锤,一下下狠狠地敲击着紫禁城的宫墙,也重重地砸在每一个大清臣子的心上。摄政王载沣面色如土,平日里的沉稳与自信消失殆尽。他的脚步踉跄,在殿中来回踱步,却始终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每一次停下来,他都呆呆地望着远方,仿佛能看到那些独立省份的旗帜在风中肆意飘扬,宣告着大清统治的摇摇欲坠。袁世凯则站在一旁,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他深知,此刻正是自己重出江湖、掌控局势的绝佳时机。他微微低头,看似恭敬地说道:“太后、王爷,如今局势危急,唯有南北和谈,唯有力求成立君主立宪制政体,否则恐难以收拾残局。”话语中,暗藏着要挟之意。而张之洞,这位为大清鞠躬尽瘁的老臣,此时已病入膏肓,连站立都显得十分艰难。他喘着粗气,声音微弱却坚定地说:“和谈吧……再动兵戈,生灵涂炭,大清……也无力回天了。”其他大臣们也分成了几派,争吵声不绝于耳。主张强硬镇压的,声音高亢,却透着一股色厉内荏;提议和谈的,言辞恳切,却又充满了无奈与悲凉。
我坐在龙椅上,看着这混乱不堪的场景,却也能感受到这大厦将倾的绝望。望着殿下的众人,我仿佛看到了大清王朝的落日余晖,在寒风中摇摇欲坠。每一个省份的独立,都像是抽走大清根基的一块巨石,我知道这看似坚固的王朝,还能在这狂风骤雨中坚持多久,而我6岁生辰宴过后不久便是退位日期。我在这紫禁城中,从登基起便向皇额娘以及摄政王要求了阅读宫外所有的报纸,以及在他们谈论政事时,在御书房翻阅奏折,了解宫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