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动物本能 vs 人类文明:进化鸿沟(3/4)
人类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以自家聪明伶俐的边境牧羊犬为例,它每次听到 “坐下”“握手” 的指令,都会迅速做出反应,甚至能够熟练地用爪子打开门。这充分展示了动物在简单行为学习方面的能力,然而这种能力仅仅停留在条件反射的层面。
再看纪录片中的黑猩猩,它们会使用树枝钓取白蚁,这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工具使用能力。但当面临搭建遮风避雨的住所这类复杂问题时,黑猩猩只能凭借本能行动,远远不及人类运用丰富的建筑知识和无穷的创造力,建造出各式各样功能齐全、设计精美的房屋。
邻居家的鹦鹉学舌本领堪称一绝,整天 “你好”“再见” 叫个不停,可它根本无法理解这些词汇背后所蕴含的社交意义和情感交流,仅仅是机械地模仿声音而已。这些动物的行为,深刻地凸显出它们与人类在思维和文明层面的巨大差距。
洛尘也回忆起曾经在动物园观察鹦鹉的场景。当时一群游客围在鹦鹉笼子前,逗弄着鹦鹉,听它模仿各种声音。洛尘站在一旁,仔细观察鹦鹉的行为。它虽然能够精准地模仿人类的语言,但眼神中却毫无理解的光芒,仅仅是出于本能对声音做出反应。
而黑猩猩在风雨来临时,只能匆忙躲进天然的树洞,完全没有想过搭建一个更安全舒适的住所。
这小小的鹦鹉和黑猩猩,正是动物与人类思维差距的生动例证。
洛尘在笔记本上写道:“动物的行为大多基于本能和条件反射,无论是语言模仿还是工具使用,均缺乏内在的理解与深度思考,与人类语言思维的复杂性、创造力和规划意识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动物抽象思维的严重匮乏。
从语言学、行为学等多学科视角来看,人类语言的创造性和表意性,以及在工具创造和复杂问题解决方面的卓越能力,是动物所无法企及的。”
从神经科学的前沿研究成果来看,人类与动物在大脑结构和功能上存在显着差异。人类大脑的额叶高度发达,这一区域在抽象思维、规划决策、自我控制等高级认知功能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例如,当人类构思一件艺术作品、规划一项科学研究或者制定社会发展战略时,额叶会进行复杂的信息整合与分析。
而动物的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