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潮涌时分(3/5)
"听说你们这有正宗的广西煮粉?\"男人用带着港腔的普通话问。
卓西度起身相迎:\"是的,您要\"
\"我是香江酒家的采购经理。\"男人递上名片,\"我们老板是广西人,想找地道的家乡菜师傅。工商局推荐了你们。\"
香江酒家——卓西度心头一跳。这是深圳第一家合资酒店,在前世直到九十年代都是高端餐饮标杆。如果能搭上这条线
他亲自下厨做了一碗粉,特意加重了酸笋和辣椒的比例,这是广西人最爱的口味。经理尝了几口,眼睛一亮:\"就是这个味!我们想请你每周去酒店指导一次厨师,每次付30元,材料我们出。\"
30元!相当于普通工人一周工资。卓西度强压住兴奋,平静地应下来。经理留下定金走后,他忍不住攥拳挥了挥——这不仅是一笔额外收入,更是接触高端客户的机会。
下午送货时,卓西度特意绕到香江酒家考察。六层高的白色建筑在1983年的深圳堪称豪华,门口停着几辆进口轿车,穿旗袍的迎宾小姐微笑着为客人开门。他低头看看自己沾满油渍的衬衫和塑料凉鞋,突然有些自惭形秽。
\"总有一天,我也要堂堂正正走进去吃饭。\"他在心里暗暗发誓。
回到店里,陈伟明正兴奋地等着他:\"卓哥!老张介绍了个大生意!他们工地要接待香港考察团,订100人份的高档餐盒,每份给1元钱!\"
卓西度迅速心算:100元营业额,成本约40元,净赚60元——相当于他们三天的利润。\"有什么要求?\"
\"要用一次性饭盒,每份要有肉有菜,配一次性筷子。\"陈伟明挠头,\"就是要开发票,咱们没公章啊。\"
发票问题确实棘手。1983年的个体户大多没有发票资格,国营商店又不屑与他们打交道。卓西度沉思片刻,突然想起早上香江酒家的名片。
\"有办法了。\"他拿出名片,\"找香江酒家帮忙代开,付点手续费。\"
陈伟明瞪大眼睛:\"这能行?\"
\"试试看。\"前世的研究中,卓西度了解过特区初期的\"变通\"做法。很多政策尚未明确时,这种企业间的互助很常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