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1/2)
"俺儿是神机营的!"老人突然挺直佝偻的脊背,浑浊的眼睛里迸发出光芒,"去年在野狐岭,他为了护住火器营的兄弟,被鞑子的狼牙棒"
老人说不下去了,只是将灵牌紧紧按在胸口,那里还别着儿子出征前他塞进去的平安符。
朱标伸手轻抚灵牌上斑驳的刻痕,忽然想起昨夜审阅的阵亡将士名单——整整十二卷,每一卷都记载着一个家庭的破碎。
他转头望向父亲,却见朱元璋正将一位遗孤抱在膝头,老人布满伤疤的手指轻轻擦去孩子脸上的泪痕。
"传令下去,"朱标站起身,声音在人群上方回荡,"凡阵亡将士家属,每户赐良田二十亩,孩童入国子监读书,孤寡老人由官府赡养!"
这话一出,百姓们先是一愣,紧接着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有人跪地叩首,有人高举双手,更有孩童踩着父亲的肩膀,将手中的野花抛向空中。
申时初刻,封赏仪式接近尾声。朱樉望着远处百姓燃起的庆祝篝火,忽然想起出征前夜,观音奴将挺着肚子那关怀的目光。
那时孩子的小手攥着他的甲胄,温暖的触感让他第一次明白,自己征战的意义不仅是开疆拓土,更是为了守护这样的烟火人间。
"二弟。"朱标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朱樉转身,看见兄长正将一件披风披在他肩头。
朱樉的喉咙突然发紧。他抬头望向天际,残阳如血,将漫天云霞染成北元王庭覆灭那夜的颜色。
但此刻,在这血色之下,是百姓们脸上的笑容,是父亲眼中的欣慰,是兄长肩头传递的温度——这些,远比任何战功都更加真实,更加沉重。
当应天城的暮鼓响起时,朱元璋站在城楼之上,望着蜿蜒如巨龙的北伐大军缓缓入城。
他的右手下意识按在腰间——那里本该挂着的佩刀,早已在多年前赠给了朱标。夜风卷起他的蟒袍,露出内衬上缝补过的补丁,那是马皇后亲手绣的云纹。
"父皇,"朱标递来一盏温茶,"该回宫了。"
朱元璋接过茶盏,却没有饮下。他望着城中亮起的万家灯火,忽然想起自己做乞丐时,在破庙中看到的那点烛火。
原来这么多年过去,他想要守护的,始终是这样的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