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1/2)
八月末的应天城外,蝉鸣混着燥热的风在官道上盘旋。卯时三刻,朱雀门的晨钟尚未散尽,朱元璋已身着玄色大氅,扶着朱标递来的鎏金拐杖立在观礼台上。
台下文武百官蟒袍补服层层叠叠,三千羽林卫的银枪在朝阳下泛着冷光,与夹道百姓手中挥舞的杏黄旗汇成涌动的海洋。
"报——!北伐大军已过龙江关!"探马的嘶鸣撕开凝滞的空气。
人群突然骚动起来,白发老妪踮着三寸金莲将怀中的孙儿举过头顶,青壮汉子踩上道旁的石碾,就连平日端庄的命妇们也探出身,绣着牡丹的团扇在鬓边剧烈摇晃。
朱标望着父亲微微发抖的手背,那里还留着二十年前被流矢擦伤的旧疤。
自昨夜起,朱元璋便反复摩挲着案头的《平胡表》,烛火将他的影子投在舆图上,仿佛又回到了当年亲征陈友谅的深夜。
当第一面绣着"明"字的赤色大旗出现在地平线上时,人群爆发出海啸般的欢呼。徐达一马当先,玄铁头盔上的雉羽被汗水浸透,胸前的染血征袍在风中猎猎作响。
他身后,十万将士铁甲如鳞,马踏起的烟尘中,隐约可见载满北元降臣的囚车与堆积如山的青铜祭器。
"陛下!"徐达滚鞍下马,膝盖重重磕在滚烫的石板路上。
他身后,蓝玉朱棣等将领纷纷跪倒,甲胄相撞的声响惊起林间宿鸟。
"起来!都起来!"老人的声音带着难得的哽咽。朱标连忙扶住父亲摇晃的身形,却见朱元璋突然甩开他的手,径直走向队列中最前方的伤兵。
那士兵左腿齐膝而断,却仍用残臂死死撑着军旗,绷带渗出的血已在裤管凝结成紫黑色硬块。
"好样的!"朱元璋摘下自己的蟠龙金冠扣在伤兵头顶,"从今日起,你就是龙江卫百户!"全场哗然,紧接着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
朱标望着父亲被岁月压弯的脊背,突然想起幼时骑在这背上听他讲《孙子兵法》的时光——那时的朱元璋,也曾像这些年轻将士般意气风发。
封赏仪式持续到未时三刻。当蓝玉捧着北元玉玺跪献时,人群中突然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喊。
一位麻衣寡妇怀中的幼儿正抓着她的鬓发,而她空洞的眼神直直盯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