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真正的威胁——寇封(3/5)
,与今日的荆南无关。
所以,蔡瑁、张允及其十万荆州水师的消失,等同于削断了曹操一条有力的手臂!
蔡瑁原本的打算可能是向曹操归降,并成为他的部下助力统一全国。
随着荆襄之地水师力量的消散,曹操想要在长江上自由航行的愿望,彻底落空了。
想到此,寇封心中的压力稍稍减轻。
毕竟面对着那支庞大军队,每一步都需要谨慎从事,深恐稍有闪失便会前功尽弃。
然而,曹 近的同时,如何安置这六万投降者又成了新的难题。
如果贸然将其编入军中,则有可能会在对阵曹军时内部瓦解;若放任不管又会后院起火。
难道真的像战国时期的名将白起那样屠尽降兵吗?这样的决定无疑会让他今后难以取得别人的信任,因为谁还愿意投降一个会杀降的将领?
权衡再三,寇封只能暂时收缴六万俘虏的装备,并派军严格监控。
但这也非长久之策,需要刘伯温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假如能保证文聘的忠诚无虞,或许这六万人还能加以利用。
整理好战场之后,寇封率领庞大的俘虏队伍前往江夏。
当他带着大军凯旋而归,城中的民众见主公再次立下赫赫战功,并带回了大量的战俘,心中大慰,倍感安心。
有了这样的强者作为领袖,荆南的安全就得到了有效保障!
不过令人伤感的是,阵亡将士家属的悲痛。
然而大家也都知道,战争总有牺牲,荆南儿郎们挺身而出保护家园与亲人是必要的选择。
一旦江夏陷落,整座城邑乃至其周边都将遭受无尽劫难,生灵涂炭。
如此一来,就不仅仅是几千人的牺牲了,而是整座城市上百万的居民将全部受害。
好在寇封对待战亡士兵的家属非常慷慨,提供了足够的补偿,以确保他们的生活能够有所保障,也让那些亡魂得以安息。
同时,蔡瑁出动十万人攻荆南的消息传开,不论是江东的孙权还是中原的曹操,都把视线集中在了长江这一带。
若蔡瑁胜利,则曹操统一全国的愿望几乎唾手可得。
反过来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