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1/2)
机械制造学校是五年制大学,元初学得快一点,花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全部课程,确切地说,是花了两年半,54年开春入校,1956年夏天她就毕业了。
老师们惜才,想把她留在学校,元初拒绝了,毕业后返回棉纺一厂,继续为棉纺行业的技术革新做贡献。
他们一家人都是搞机械工程研究的,包括叶慕之和叶道宁,大家每周聚到一起互相讨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元初几乎把棉纺行业的机器研究了一个遍。叶今安在重型工业机械的研究方面也成果颇丰。
后来,国家成立了一些研究院所,有人想把叶今安和元初调走,他们俩全都拒绝,立志要扎根一线,和工人师傅们打成一片。
在哪儿发光不是发光呢?何必去研究院?
三年自然灾害开始的时候,元初又让系统以海外华侨的名义往国内送粮食。
就算没有元初,在认识到灾害的严重性之后,国家也停止了粮食出口,转而开始从国外进口粮食,只是行动稍微晚了一些,1960年才停止出口,1961年才开始进口。那个时候,灾荒其实都快过去了。
这一次,灾荒刚起的时候,元初就让系统开始行动。这都是她花费少量积分从系统商城买来的、符合这个时代品质的面粉和大米。她空间里自产的粮食品质太好,都没法拿出来。
不过她的优质粮可以卖给系统商城换积分。
快穿局是个正经单位,给员工的价格还算公道。
反正元初卖给商城价格不低,从商城买东西价格不高,里外里她还赚不少积分。
元初家因为早有准备,日子倒是不难过。
那个时候,李序临已经开始上小学了。他就在叶博涵工作的那所学校上学。
困难时期,学校校长带着孩子们把整个校园都种上了红薯,等到收获的时候给每个孩子都分一些,大家都高兴极了。
李序临还特意把他分到的红薯送给元初和叶今安品尝。
他们学校种出来的红薯特别奇怪,个头奇大无比,红薯都能把土地顶裂,恨不得长得跟南瓜一样大,但是没有任何味道,根本就吃不出来这是红薯。
但又确确实实可以充饥。
李序临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