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十日会议(1/6)
三天后,4月10日上午10时,红楼3号楼顶楼(5楼)大会议室。
戈辉、宁远、程天运、石焰、纪云峰、王超辉、严肃、刘城、杨双、谭伟、许明、鲁飞(从南部非洲归来不久)、周玉坪,端坐主席台(王招辉在德国留学海军,无法回来)。下面是禁卫军各职能部门的上校及以上军官,以及禁卫陆军、海军陆战队、武装警察、战略炮兵、骑兵旅的师旅长、政委和参谋长。
宁远快速浏览着名单上的三百四十六人,斜眼看了一下手表,秒针一格一格的往前跳,直到跳到十二的位置,十针和分针刚好完成了一次移动——10点整。
“开会”扬声器把宁远的声音传遍会场,所有人结束低声交谈,或收回神游天外的思绪,视线对准了主席台。宁远继续讲:“今天参会的人并不多,三百四十六人,人少,不等于事儿小。”
台下的很多人低头扫了一眼摆在面前的会议事项,字迹清晰漂亮的活字排版印刷,如此奢侈,只有不差钱不缺人的红楼才用得起(这个时代还没有汉字打字机,通常是油印),据说每一个铜活字,都是用朝阳机床厂专门开发的活字专用机床雕刻打磨的。
宁远继续讲:“会议的第一项议题,禁卫军总部的架构调整。”
所有人翻开会议事项的第一页,第一项就是调整方案。禁卫军三总部,变成了四总部,又多了很多职能部门,又有很多人去总部工作了,军衔肯定也会升一格,这样的机会真心不多,这样的好事儿没人反对。
宁远继续:“新时期,新形势,禁卫军的组织架构也要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调整,经三总部商议决定,拟成立总装备部,负责全军的装备建设,制定具体的工作规章,组织实施并监督执行,负责军事装备的研发制造、军火贸易、保障勤务等工作,管理所属职能部门、军事科研院校、科研生产机构、驻厂军事代表机构;负责协调国内外的军事技术合作等。比如在今年二三月份,我们与多国签订了军事技术合作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都将由总装备部牵头负责。”
不用宁远提醒,很多人已经开始在议题最后的意见栏位置,写自己的意见了。
宁远看到台下很多人在低头写字,所以他提醒道:“大家也可以会后再写个人意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