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奥斯曼来使(2/7)
戈辉对奥斯曼帝国并不了解,但知道这个国家,在这个时代,百病缠身,穷途末路,境况和奥匈帝国不分伯仲。
2月17日,上午10时,特区外事局,六楼会议室,奥斯曼帝国九名代表和戈辉、宁远为首的九名特区高层,列席长条会议桌两侧。
特区电台和三家报社的记者进入会场拍照,一时间,镁粉闪光灯喷出的白烟,在各个角度,此起彼伏。
三分钟拍照结束,记者退场,只留下电影机在固定角度继续拍摄,闭门会议正式开始。
特区没有土尔其语翻译,但是奥斯曼人会俄语,土俄百年战争,让奥斯曼军方很多人学会了俄语,所以今天的会议语言为俄语。
双方分别介绍完与会代表,简短的公式化寒暄之后,会谈进入正题。
穆拉德五世亲王并没有立即和戈辉谈军事合作的事情,而是问了很多关于特区建设方面的问题,为什么可以和北京的朝廷管理的地方不一样?他们一行十七人,先到了广州,又到了上海,还去了长江中游的汉口,他们看到的大清国,比奥斯曼更加危险,真的余日无多,但是来到朝阳之后,他们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大清,虽然普通百姓的穿着依然破旧,但普遍面色红润,并没有食不果腹的样子,街上还有很多汽车来往,商店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途经的饭店里,都坐了很多人。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穆拉德五世很想知道,戈辉他们做对了什么?虽然三个月的观察了解,他有自己的判断,但他还想听戈辉亲口告诉他。
戈辉和穆拉德五世在一问一答中,介绍了特区的前身,即朝锦工业区建立之初,是如何用土地、资源、市场换德美两国的技术和投资,经济发展就业增加,大清国的人口优势能带来什么好处,具有什么战略价值。发展特区的核心思想:以人为本,不追求真正的公平,尽量公正,找到自己的优势,尽力发挥自己的优势,要有强大的军队,维护社会稳定,保护自己的劳动果实。虽然戈辉说的和穆拉德五世三个月来观察了解到的基本相同,但穆拉德五世还是听出了很多新东西,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穆拉德五世很意外地说了奥斯曼帝国目前的境况,国家层面的很多问题,他很想知道,戈辉对此有什么看法。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