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宁远的新想法(2/5)
拉尔段和牡丹江段,彻底截断了哈尔滨地区的俄军退路(正月初四,俄军退出了宽城子,退向了哈尔滨)。面对实力强悍的禁卫军,萨福诺夫真心不看好俄国远东军。
美国人倒是有议价的底气,但是美国没有拿捏禁卫军的筹码,却在朝锦地区有很多美国人的工厂。
至于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由戈辉亲自谈,因为是真正的合作,不是单纯的卖技术。禁卫军需要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工业技术,需要意大利在地中海的港口。
德国代表团已经穿越了马六甲海峡,奥匈帝国代表团刚刚通过苏伊士运河,意大利方面,正在确定访问计划。
在这十几天里,戈辉旁听了列宁在钢铁厂、纺织厂、北票煤矿的三次演讲,特区广播电台全程直播,特区报纸头版头条,整篇幅发表。还参加了广播电台的高端访问节目,戈辉与列宁一起回答了节目主持人的提问,两人一起探讨了在特区制度改革的可行性。戈辉更是在节目中,直接向全大清国发出邀请,欢迎有意参与特区制度改革的组织和个人来特区,这里是特区,是试验田,我们要在制度上做更大胆的尝试。
戈辉要改革特区制度的事情,在整个大清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各种版本的传言漫天飞舞。特别是北京的朝廷,光绪皇帝直接发电给戈辉,问戈辉意欲何为?指责戈辉是在玩火自焚。很多人对特区的未来表示担忧,他们认为洋人的制度不适合大清国。很多人指责列宁影响了戈辉,对列宁口诛笔伐。
戈辉一边加强了对列宁的保护,一边在广播电台发声,在报纸上发表长文,告诉所有人,特区不是少部分人的特区,特区是所有人的特区,所有人自然包括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勒泰维特。戈辉希望特区的所有人都能过着有希望的生活,有尊严地活着,这也是戈辉以及禁卫军全体共同努力的方向,谁敢阻挡,谁就是敌人,是全特区民众的敌人,是全体禁卫军的敌人。
戈辉授意,王超辉负责,秘密成立权民阵线,将来参与特区治理。
戈辉的强硬反击让社会上的很多445杂音制造者暂时闭上了嘴巴,但也等来了光绪派来的钦差大臣徐世昌。
徐世昌在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兼管新建陆军,稽查全军,参谋军务营务处总办,相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