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文明岔路口的抉择与警示(2/2)
先挨板子,官员审案全凭主观臆断;而大唐的法庭内,ai法官依据量子解析的证据链做出公正裁决,连总统违法都要接受弹劾。“我们的司法独立源于墨家‘法不阿贵’的思想,”李浩哲展示着《唐律疏议》的量子复刻本,“而清朝的律法,本质是维护皇权的工具。”
在长安大学的学术研讨厅,学者们正在进行深度剖析。“九子夺嫡的悲剧,根源在于封建制度的权力高度集中。”历史学教授调出军机处密档,“雍正即位后设立的军机处,看似加强了皇权,实则让整个帝国的决策陷入一人之私。”画面中,皇子们为争夺皇位互相残杀的场景,与大唐联邦制通过民主选举更迭领导人的画面形成强烈冲击。
而在清朝的皇家园林,乾隆皇帝正为修建圆明园大肆挥霍国库;同期的大唐,议会通过决议将财政收入的30投入民生工程。“这种文明走向的分野,在19世纪彻底显现。”哲学系主任调出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像,“当清朝的八旗军拿着冷兵器对抗英军的枪炮时,大唐的舰队早已装备了量子激光武器。”
夜幕降临,长安的量子灯塔照亮城市天际线。李浩哲站在总统府露台,望着远处的智能城市——这里没有权贵的特权,没有饥寒交迫的百姓,只有科技与理性构筑的平等社会。智能眼镜突然弹出消息:某国际论坛正在热议“清朝衰落对当代文明的警示”,学者们普遍认为:封闭、专制与漠视民生,终将让文明走向衰亡。
“历史的教训如此沉重。”李浩哲对着夜空低语,量子屏幕上,清朝的衰亡图景与大唐的繁荣景象交替闪现。那些被困在封建枷锁中的灵魂,那些在权力斗争中消逝的生命,最终化作了照亮未来的警示之光。当大唐使者将这些历史真相展示给世界时,他们传递的不仅是文明的优越感,更是对全人类的警醒:唯有开放包容、以人为本,文明才能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