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3/4)
面黄肌瘦的老百姓,指着他们的鼻子,沉声道:
“哪里贵了,这么多年一直都是这个价,你们不要睁着眼睛乱说,有的时候找找你们自己的原因,这么多年了工钱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做工?好吗?”
老百姓听到县令大人议政言词的质问,脸上都流露出一抹错愕之色,俱皆是犹如木雕般愣在了当场。
这常年干旱,颗粒无收,天灾无情,这是他们这些老百姓的自己的原因吗?
而他们这些当官的官官相护,贪赃枉法,朝廷拨下来的赈灾银两何时又能真正落到他们老百姓的手中?
这些当官的吃的好,穿的好,哪里有管过他们这些老百姓的死活?
杨康负手而立,冷冷看了眼登封县令,沉声说道:“哼,这么多年你的官职涨没涨,你怎么不去找找你自己的原因?本王现在命令你,立刻去开仓放粮,本王以后也不想在看到这种事情发生,听明白了吗?”
“是!”
登封县令一脸惶恐之色,随即忙不迭的召集跪倒在地的老百姓前往县政府,开始开仓放粮。
县令身后的刺史、府尹、留守司等官员见杨康没有打破砂锅追查到底,都是暗自松了一口气。
如果钦使大人真的追究起来,那么他们南京路的官员一个都逃不掉。
杨康看了看身边这些汗流浃背的官员们,嘴角边流露出一抹冷笑。
他不是不知道这些官员都有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的行为。
但是他没有心情去整顿贪官污吏,因为一旦查下去,牵扯就太大了,即便是他们这些中都的权贵,又有几个人敢说没有贪赃枉法?!
这就是现实,
他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阿弥陀佛,施主真是菩萨心肠,老僧好生佩服,老僧替登封县的百姓谢过大人。”
就在这时,一名身披大红袈裟,身材高瘦的中年和尚大步流星来到杨康身前,双手合十道。
这里是登封县,正是少林寺所在的地方,杨康见到大和尚也不足为奇,当即问道,“敢问大师法号?”
大和尚双手合十,说道:“贫僧法号苦心!”
杨康皱了皱浓眉,心中嘀咕道:“苦字辈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