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2/4)
武艺,又懂感恩之心,那本相就代华将军做主,让他认下你这个徒弟。华将军若地下有知,也必会为此感到高兴!”
王通闻言,赶紧给董卓行礼道:“多谢相国成全!”
董卓挥了挥手,让王通免礼。
又接着说道:“你给李肃献了个‘明攻中军,实取两翼”的夜袭之计;又避实就虚,瞒天过海以粮车载兵,仅用1000人就攻破了有8000守军的张超军营,实属将才。”
王通道:“都是李肃将军指挥得当,军中将士奋勇杀敌,末将惭愧,实不敢居功。”
董卓闻言,心中更加满意。
这厮与华雄相交莫逆,两人关系极好。在对待王通方面,本就是看了华雄的面子的。如今看到王通有勇有谋,又如此谦恭有礼,心中自然是更加喜欢。
心念一转,便想着再看看这年轻人的见识如何。
于是,便开口问道:“依你之见,关东诸侯如何?”
“一群跳梁小丑罢了。”
王通笑了笑,接着说道:“诸侯联军,号称十八路雄兵,其实大部分都是土鸡瓦狗。其十八路诸侯首领,也多为徒有虚名之辈。
盟主袁绍,登坛宣誓时,可谓是疾言厉色,但自任盟主之后,从未敢亲临前线,可谓之“色厉胆薄”;据说此人年轻时与曹操偷人家新娘,手下为他出谋者不少,但每次做决断的却是曹操,可谓是“好谋无断”。
此次袁绍共出兵两万,但是,自出兵以来,却从不让麾下军队参战,两万大军一直在中军营中好吃好喝,在外打仗的只有孙坚等,此可谓之“干大事而惜身”。
袁绍的叔父袁隗和他的长兄袁基都在雒阳。尤其是其父袁逢早亡,袁隗对袁绍有养育之恩。而袁绍为了私利却便不顾袁隗和袁基安危,执意要做反贼盟主,此可谓之“见小利而忘义”,
一个……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者,又岂是成大事之人?
其弟袁术,心胸狭窄,好托祖宗之福荫,名声虽响,实乃冢中枯骨。
若论统兵作战,只有孙坚、公孙瓒、曹操三人而已。公孙瓒虽勇,却自幽州远道而来只带了三千骑兵,不足成事。
曹操虽有谋略,却只是个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