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2/3)
硬通货,到哪个国家都能当钱用。
儿子说,阿妈,你等我,等我去外面赚了钱,回来给你打一套金子,还要讨个漂亮老婆,给你生个胖孙子。
万斋婆说好啊,好啊,阿妈等你回来!
后来儿子走了,她在村里逢人就说,我儿子去欧洲打工了,等他赚了钱,要讨一个漂亮老婆回来,给我生孙子的。
头几年村里人还附和:“万斋婆,等你儿子回来,你就要享福了!”
后来,大家也不附和了,听了万斋婆的话,也只是笑笑。
大家心里都清楚,万斋婆的心底何尝不明白,自己的小儿子早就不在世上了,否则当下通讯这么发达的时代,他怎么会一点消息都没有。
小儿子走最初那几年,逢年逢节,万斋婆总是早早下山,去长街头的樟树底下。
那是从前镇上村民最爱聚集地方,从国外归国的华侨,闲来无事就在樟树底下讲闲谈。每遇到从国外回来的,她就要拉着人家问:“在欧洲,见过我儿子没有?”
万斋婆的小儿子,在出国之前在镇里也是小有些名气的,九十年代在山口做石雕生意,很是赚钱,镇里人人都喊一句“刘老板”。
后来做生意,被一个上海人骗了20万块钱。
九十年代的20万,那是一笔巨款,一下子让他从“陈老板”变成了穷光蛋,这才生出了去欧洲闯一闯的念头。
这样有名的“刘老板”,如果镇里人在欧洲遇见,肯定认得。可是这么多年,始终没人见过万斋婆的小儿子。
村里人私下都议论,“刘老板”恐怕是死在半道上了。
“死在泰缅边境,一个当地的村子里,究竟是什么地方我们也说不清,只知道是在泰国境内。”
那男人回忆起往事,娓娓道来。
男人是温州人。
温州也是侨乡,九十年代,大把的温州人走南闯北做生意,都富起来了。那年头,温州皮鞋皮革厂是鼎鼎有名的。
男人是瑞安人,家里穷得叮当响,眼看着那些早几年出国的同乡,原本跟自己一样的穷光蛋回国来,脖子上金链子,手上金戒指,欧元水龙头放水一样的花,也动了心,砸锅卖铁凑了两万块钱,找了个福建的蛇头,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