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2/3)
是孤向你们问计,这次轮到我谋划了。
让你们也见识见识,我孙仲谋也懂谋略,孙武之后岂是浪得虚名?
——————————
“阿斗,大王虽允许你以纨绔示人,但如此浪费人力物力,捉弄百姓,轻则引起民怨,重则动摇国本,万不可过甚。”
刘禅这几天的行动,连法正都有些看不懂。
不但命人四处招募工匠,凡有一技之长的都可以应征,还搞了个养猪场,简直是不务正业。
刘禅却认真道:“先生不必忧心,我这些举动看似玩闹,实则非但有利社稷,还将功在千秋。”
法正一阵无语,劝道:“世子哪怕如成都那般斗蛐蛐,飞鹰走狗亦无不可,也不过数人而已。。但如此举动,动辄成百上千,耗资无数,万不可儿戏啊!”
“只需一年时间!”刘禅竖起一根手指,郑重说道:“我便可让荆州将士人人都吃上肉,府衙各处都用纸办公,彻底淘汰竹简和绢布,先生以为如何?”
“若这两件事真能做成,何止功在千秋,世子足以名垂青史矣!”
法正微微点头,忧心道:“但猪肉腥臊难以下咽,那黄纸更是粗糙软碎。要想改进难如登天,世子能有多大把握?”
“凡事事在人为,蔡伦、左伯都能改进纸张,我们为何不能?”
刘禅叹道:“其实工匠的能力不亚于文臣武将,只是无人重视罢了。别的不说,光诸葛先生改进的连弩,就让我军战力提升三成吧?”
法正双目微眯:“这就是世子招募工匠的原因?”
其实在此之前,诸葛亮也常为工匠和墨家叹息,除了处理政务外,诸葛亮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工坊。
刘禅今天的话虽然浅显,但道理却相通,莫不是孔明启发所致?
“我要做的不只是加强军备,也要改善民生!”
刘禅说道:“如今建立商部只是基础,以后还有工部、医部等,那些被儒家和士族所排挤的人才,都不容忽视。”
刘禅看向法正,缓缓说道:“只凭读书撰经,是无法中兴大汉,也无法强国富民的。”
“世子言之有理!”法正心中震动。
看着面色稚嫩,但眼神坚定的刘禅,愈发觉得此子深不可测。
孔明这两年,到底教了世子多少东西?
年纪轻轻就有这般见识和决心,他唯一能想到的,就是诸葛亮暗中传授私学。
好个诸葛孔明,你竟敢向世子私授墨家之学,是何居心?
刘禅作为刘备的嫡长子,从小都由大儒教导,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