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跨文化对话](3/11)
去,墨中金砂便顺着笔尖流向宣纸纤维,如同星子坠入银河。
\"您看这墨色,\"道长向苏菲展示,\"红茅汁取自灵山阳坡,星砂来自观星岩陨石坑,松烟墨融着千年古松的魂魄,这便是"天地人"三才合一。\"苏菲忽然想起自己在普罗旺斯的画室,用薰衣草精油调颜料,原来无论东方西方,艺术家都在寻找与土地对话的媒介。
当第一缕晨光染亮石屏峰,露天剧场的石座上,各国艺术家围坐成圈,用破碎的金瓦残片、尺八断竹、激光琴废弦,共同拼贴出\"文明共生\"的图腾。佐藤将祖父的尺八断竹埋入图腾中央,明诚道长撒下星砂,皮埃尔则用激光在石座刻下法语的\"灵山回响\"。晨露从七叶莲的叶片滚落,滴在图腾上,竟让所有材料发出微光,仿佛灵山在清晨的第一声呼吸中,接纳了所有文明的馈赠。
五、云雾中的永恒留痕
艺术节闭幕后的清晨,皮埃尔站在石人殿前,看着昨夜的光影装置正在拆卸。但他发现,金瓦上的星轨投影虽然消失,却在瓦片表面留下了淡淡的光痕——那是长时间投影与矿物发生的微妙化学反应,形成了永久性的星图印记。\"这才是最伟大的艺术,\"他对明诚道长说,\"不是我们在改造灵山,而是灵山在接纳我们的敬意。\"
佐藤清彦在离开前,将祖传尺八赠送给灵山道院,尺八的竹身上新刻了一行小字:\"虚空有尽,此心无垠\"。明诚道长回赠他一支葛洪同款紫竹箫,箫尾系着七叶莲编的穗子,穗子上挂着一粒星砂:\"尺八西传,洞箫东渐,终究是同源共流。\"
观礼台的石碑上,新增了各国艺术家的签名,中文、法文、日文、意大利文……共同构成了一幅流动的文明图谱。陈薇抚摸着石碑,想起筹备期间的艰辛:法国团队曾因设备运输问题想放弃,日本方面对露天剧场的声学效果存疑,最终却是灵山的挑夫们用竹篓背来设备,用山歌教会外国友人辨识山径,让科技与传统在碰撞中达成和解。
六、暮色中的文明长歌
半年后的冬至,灵山迎来了首批回访的艺术家。苏菲的《星轨金瓦图》在巴黎大皇宫展出,画布底料用的是灵山红茅纸,观众凑近能闻到若有若无的松针香;河野的尺八茶盏在米兰设计周获奖,陶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