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冬至祭祖](8/13)
石为垣\"三十六名青年同时起身,向长辈们行稽首礼,月白的衣袂在热气中舒展,像群栖落的白鹤。
不知谁敲响了悬在梁上的铜铃,清越的铃声混着老者的吟唱,惊起了蜷在香案下的狸奴。有位穿青衫的老学究从袖中取出一卷手札,缓缓展开,纸页上记着光绪年间的家宴菜单,字迹已有些模糊,却能看见\"菊花鲈鱼松仁烩山药\"等菜名,旁边还注着\"野菊需采自鹰嘴岩北麓,松仁必用百年老松所结\"。
\"看这处,\"老学究指着手札角落,那里画着个孩童趴在灶台边偷吃糕点,\"这是我曾祖父的三弟,那年他才五岁,被太姑母抓了个正着,结果被罚抄族谱三遍。\"众人哄笑起来,笑声混着菊酒的香气,飘向了结着冰花的窗棂。月光给每位老者的银发都镀了层银边,他们的身影映在砖墙上,像幅会呼吸的古画。
七、子时初刻·灯影摇红
当露水开始凝结在窗纸的冰花上,家宴已近尾声。炭火渐暗,铜锅里的高汤却仍冒着热气,映着晚辈们给长辈披上的棉袍。有位青年蹲在祖母脚边,轻轻替她揉着发酸的膝盖,老人的鞋底沾着祠堂外的雪粒,他忽然想起小时候,祖母也是这样蹲在他床前,替他揉平被角,哼着灵山的民谣。
\"把剩下的菊酒分给大家带回去。\"五婶指挥着小丫头们收拾酒坛,紫陶坛口的棉纸早已吸饱了酒香,轻轻一撕便留下浅褐色的印记。明叔公的拐杖在青砖上敲出规律的节奏,他走向窗边,望着祠堂外的雪景,忽然轻轻叹了口气:\"当年我们顾家,是怕散了根;现在你们顾家,是把心熬成了汤。\"
夜风忽然转了方向,带着山顶的松香和山脚的稻香,吹得羊角灯的绢纱哗哗作响。不知谁在石臼里捣起了最后的茱萸,辛辣的香气混着炭火的余温,钻进了每个人的衣领。晚辈们扶着长辈起身,月白的衣袂和藏青的长衫相衬,像冬雪与老梅在灯火下站成了永恒的风景。
八、子时正刻·星垂偏厅
下山的灯笼次第亮起,像串起了一条流动的星河。老者们的拐杖声和晚辈们的脚步声,在祠堂的回廊里敲出和谐的韵律。明哥儿扶着太婆走在最后,老人的手搭在他肩上,分量很轻,却让他想起小时候骑在祖父脖子上的感觉。月光透过雕花窗格,在青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