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冬至祭祖](5/13)
明哥儿摸着袖中分得的胙肉,温着的触感让他想起祭坛上的火光。他知道,等开春化雪,父亲会带他去后墙刻碑,刻下今年冬至的祭文,刻下每个族人的名字。而那些在烛光中栩栩如生的先祖画像,那些在香火中浮现的面容,从未真正离开,他们活在族谱的字里行间,活在每个子孙的骨血里,活在祖祠每一块青砖的纹路中。
雪又下了起来,却不再寒冷。祖祠的铜铃在风中轻响,应和着远处灵山的松涛,仿佛天地在合奏一曲关于传承的长歌。陈长老望着天井里的老梅,枝桠上又绽开两朵新花,朱砂色的花瓣上,冰晶正化作水珠,顺着当年先祖们刻下的族徽纹路,缓缓滴落,融入大地——那是宗族的血脉,在冬至的深夜,与天地共赴一场永恒的约定。
《家宴图·祠堂烟火记》
一、戌时初刻·烟火起檐
冬至祭祖的余韵还在祠堂梁间萦绕,偏厅的雕花木门便\"吱呀\"推开,蒸腾的热气裹着肉香涌出来,在青砖墙面上凝成细密的水珠。三十六盏羊角灯沿着廊柱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晕映着窗纸上的冰花,将\"福寿\"二字的剪影投在雪地上,像撒了把碎金。
掌勺的三伯正在松木灶前翻动砂锅里的鲈鱼,鱼腹里塞满了灵山采的野菊和自晒的陈皮,锅盖掀开时,滚油溅在炭火炉上,\"滋啦\"声里腾起的白烟混着花椒香气,惊得梁上的燕巢轻轻颤动——那是开春时族里孩童们用竹匾接的燕窝,此刻空巢在灯火中摇晃,恍若时光的钟摆。
\"把新腌的糖蒜摆到东首。\"管事的五婶挎着漆盘走过,盘里码着八只青瓷碗,碗底绘着并蒂菊纹,正是祖祠开窑时的老样式。她鬓角别着的银菊簪碰到门框,发出清脆的响声,惊觉袖口还沾着剁松仁时留下的碎屑,那是今早带着族中女眷在檐下捣的,松木砧板上的刀痕,比她的年纪还要长。
二、戌时正刻·长桌映辉
偏厅中央的十二张枣木长桌早被桐油擦得发亮,桌角垂着的茱萸穗在热气中轻轻摇晃,红果蹭过靛青桌布,落下细碎的影子。最上首的主桌摆着传家的青铜火锅,炭火在炉中噼啪作响,铜锅里的高汤咕嘟冒泡,漂浮的野山椒和菊瓣随着热气上下翻涌,映得坐在主位的太婆脸上红光满面。
\"阿爹,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