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庙会祭仪](2/7)
指缝间还沾着干裂的泥土,“当真能香透整个庙会!”
(五)、人物叙述
老茶农李顺生轻轻将茶盏放在石台上,指尖拂过茶树的嫩芽。他的目光落在山脚下的古茶树,那是他祖父种下的,如今已逾百年。茶树的根部缠着藤蔓,枝头的嫩芽在晨光中泛着金光。
“茶人祭,”他轻声念叨,“灵山之灵,在于心有回响。”
随着他的声音落下,茶树突然发出金光,叶片上的露珠化作千万道金箭,直冲云霄。百姓们望着这奇景,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动。
傩戏班女孩彩姑将“茅山神面”轻轻戴在脸上,傩戏的面具在晨光中泛着幽蓝。她的眼尾绘着红茅汁晕染的霞纹,随着她的舞步轻轻摇曳。傩戏班的鼓点突然响起,彩姑的水袖如云霞般舒展,每一步都踏碎云层,将香火的气息洒向人间。
“风调雨顺!”她的声音带着傩戏的韵律,面具上的金线在阳光下流转,仿佛有生命在其中游走。
货郎周老汉的摊位前围满了孩童,他们争抢着“灵山百景图”手帕。手帕的边角已磨出丝线光,每一块云都像是被仙人亲手染就,深浅不一却字字珠玑。
“这可是太奶奶亲手绣的,”周老汉的声音带着无尽的骄傲,“每一块云都是活的!”
一个孩童突然指向手帕上的三清殿,眼中闪烁着惊喜:“看呐,殿顶的风铃在动!”
(六)、祭仪庄重
正午的阳光为灵山镀上金边,三清殿前的广场已聚满信众。主祭身着玄色法袍,手持九节竹,缓步登上祭台。法袍上的星月纹路在阳光下流转,九节竹轻敲石阶,发出清越的回响。
“灵山之灵,在于心有回响。”主祭的声音带着无尽的威严,他轻轻展开手中的经卷,纸页在风中翻动,竟是《灵枢素问》与《道德经》的合璧手抄本。
信众们单膝跪地,额头磕在冰凉的青石上。香炉中龙涎香升腾而起,化作三十六道金光直冲云霄。金光所到之处,彩旗上的二十八宿纹愈发清晰,风铃声在云层间回荡,像是太上老君的青牛正踏云而来。
“叩首——”主祭的声音如洪钟,信众们齐刷刷地磕下第三个响头。地面突然泛起金光,每块青石都流转着灵山的脉动,仿佛整座山都在回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