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三教归元](4/5)
刚触到光柱,多年的头风病竟霍然痊愈。她望着光中浮动的“孝”字,老泪纵横——那是儒泉的蓝光所化。虎娃牵着父亲陈阿九的手,看见光柱里有金翅鸟与青牛共舞,正是他刻在岩壁上的圣迹,此刻活了过来,绕着他的刻刀飞翔。
最奇的是信州城的义井,井水突然上涨三尺,水面倒映着光柱中的“三教归元”四字,每个字都在水面上投下不同的影子:“三”字如道家三才,“教”字似佛家教法,“归”字像儒家归心,“元”字则是天地初元。喝了井水的百姓发现,多年的旧疾竟不药而愈,就连哑巴孩童,也能开口背诵《三字经》。
(三)三教领袖的开示
慧明站在光柱下,衣袂被三色光芒染成虹彩:“诸位可知,为何三教经典能在泉眼共鸣?因为佛祖的‘无缘大慈’、老君的‘慈俭不为先’、孔子的‘泛爱众’,本就是同一条河流的三道支流。”他抬手,光柱中浮现出《法华经》的“一佛乘”与《道德经》的“道生三”,最终都指向“归元”二字。
李玄真抚须而笑:“当年凿道藏石窟,我在青牛眼中发现‘归’字,今日方知,归的不是形式,是众生心中的善念。看这光柱——”他指向光中正在融合的三教符号,“佛的莲花瓣里有太极,道的云雷纹中藏仁义,儒的玉磬声里含梵唱,这才是真正的‘道藏真传’。”
王博文对着山下义学的方向拱手:“《大学》说‘明明德于天下’,今日之景,便是三教明明德的显化。当佛的慈悲、道的自然、儒的仁义合而为一,便如这三色泉水,能滋润最干涸的土地,能照亮最幽深的角落。”他忽然看见,义学的孩子们正在光柱下追逐光蝶,每只蝴蝶翅膀上,都写着不同的美德:仁、义、礼、智、信、慈、俭、让……
四、光尘中的归心
(一)地脉新章的诞生
三个月后,三元洞成了灵山新的圣迹。信州百姓在洞口立碑,正面刻着“三教归元碑”,背面刻着三色泉眼的详图,每个泉眼旁都注着:“佛泉在左,道泉在右,儒泉在中——中者,天下之大本也。”陈阿九在碑额凿刻的图案,正是三滴泉水汇聚成“心”形,中央坐着合十的佛、持拂的道、捧笏的儒,却共用一张慈悲的面容。
慧明将贝叶经、道德经竹简、大学手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