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灵鹫西来](4/5)
是《法华经》中描述的释迦牟尼佛与多宝佛并坐说法的场景。
是夜,灵山的每块岩石、每片树叶都发出微光,形成巨大的佛经长卷,顺着山体蜿蜒。信州的百姓们发现,干涸的溪流重新流淌,龟裂的土地长出嫩芽,就连久旱的禾苗,都在一夜之间抽出了新穗。李阿公站在老伴的坟前,看见坟头竟开出一朵金色莲花,花瓣上的露珠映着金翅鸟的倒影,仿佛老伴正透过露珠对他微笑。
玄寂法师望着塔顶的金翅鸟金像,忽然明白师父临终前的深意:所谓灵鹫西来,不是佛祖从西天降临,而是东土众生的善念,终于感召来心中的佛光。当金箔经纸随着山风飘向更远的州县,当贝叶经的梵音在晨钟中传向四方,他知道,灵山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因为每个接过金箔的人,每个听见经声的人,都已成为灵山的一部分,让“心有回响”的奇迹,在人间永不落幕。
四、光尘中的永恒
三个月后,陈阿九在灵山北麓凿刻《灵鹫西来图》时,发现金翅鸟金像的眼睛会随着日光转动,永远望向信州城的方向。李阿公带着小莲在塔前放生,当金色鲤鱼跃出水面,鱼鳞上竟显现金箔经的文字,引得围观的孩子们争相背诵“众生无边誓愿度”。
玄寂法师将贝叶经与金箔经的拓本送往长安、洛阳,途经蜀地时,竟治好了一位聋哑儿——孩子触摸拓本的瞬间,突然听见了母亲的呼唤。消息传回信州,百姓们在释迦塔前立起“灵鹫西来碑”,由陈阿九亲自凿刻,碑额刻着金翅鸟与莲花共生的图案,碑文中只有一句话:“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当第一个雪夜降临,金翅鸟金像的羽翼上积满白雪,却依然散发着温暖的金光。李阿公摸着碑上的刻痕,忽然听见远处传来熟悉的经幡声,转头看见小莲正与一群孩子在雪地里用金箔拼贴莲花,每个孩子眼中,都映着灵山永不熄灭的光。
创作解析:
1 跨时空的信仰联结
通过“佛祖预言-千年应验-信众印证”的叙事链,将天竺佛教与东土灵山的精神联系具象化。金翅鸟作为佛教经典中的神兽,既承载了异域文化符号,又通过“燃羽成经”的本土化改写,成为东西方信仰交融的象征。
2 凡人视角的神圣叙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