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乱世烽烟](4/5)
指向石人殿的方向。
衣袋里的玉牌突然发烫,那是朝廷敕封\"真君道人\"时所赐。他掏出玉牌,月光下,牌面隐约浮现出师父的面容:\"德胜,灵山需要的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是俯身拾瓦的人。\"
六、重建之誓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李德胜跪在药圃前,用陶碗接取七叶莲的露珠。露珠入口时,他听见无数声音在脑海中响起:是茶农王老汉的叹息,是小道童的哭声,是信州百姓的祈愿。他解开道袍,露出胸前的旧疤——那是当年为护百姓被山贼所伤,师父用七叶莲汁为他疗伤留下的印记。
\"从今日起,不再是李知府,不再是李真君,只是灵山的守山人。\"他对着东方天际轻声说,第一缕阳光恰好照在药圃,七叶莲的叶片轻轻颤动,仿佛在回应。
消息传开是在三天后,当百姓们看见山路上有个身影背着竹篓,捡拾碎砖时,都认出了那是当年祈雨的李大人。八十岁的王老汉第一个上山,背着一袋新收的稻种:\"当年大人为我们求雨,如今我们为灵山填土。\"
重建的第一天,李德胜在丹凤门遗址前埋下第一块基石,石下刻着\"心有回响\"四字。他特意留了道袍的袖口未缝,让官服的青缎露出来,正如他此刻的身份——既是道士,也是百姓心中的官,更是灵山的子民。
七、十年光阴
春去秋来,灵山的石阶上留下无数脚印。有人背着木料,有人捧着药种,有人带着家中的旧铜铃,说要挂在新殿的檐角。李德胜学会了砌砖、采药、刻经,他的手掌磨出老茧,却比当年握笔杆时更稳。
第七年的霜降,新的三清殿即将上梁。李德胜站在脚手架上,亲自安放脊顶的吞脊兽——这次不是金身,而是陶制的,表面绘着七叶莲的纹样。当他敲响最后一锤时,山风突然带来隐约的钟声,那是石人殿的晨钟,穿越十里山路,与灵山的新殿共鸣。
药圃在第三年便恢复了生机,七叶莲旁长出了新的药草,都是百姓们从各地带来的。有位老郎中带来了西域的曼陀罗,说要配当年张道玄真人留下的药方。李德胜看着药圃里交错的绿影,忽然明白,灵山的灵脉,早已不再是单株七叶莲,而是千万颗护山的心。
八、灵光重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