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权衡利弊(2/4)
村中曾有个游手好闲的懒汉,几次三番上门借钱,崔父见他并非真心改过,便婉言拒绝,还劝他脚踏实地,靠自己的双手谋生。
那懒汉起初心怀不满,可后来见崔父对真正有困难的人总是慷慨解囊,这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渐渐收敛了性子,开始认真干活。
遇上村中有人求助上门,且遭遇困境的,他多会出手帮助。
无论是谁家缺衣少食,或是哪户人家遭遇天灾人祸,崔父总是第一个站出来,或施以钱财,或赠以米粮,提文写字,甚至亲自帮忙张罗。
村里人提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他“学问高,人品更高”。
崔父的善行并非为了博取名声,而是发自内心的仁厚。
他常说:“人生在世,谁没有个难处?能帮一把便帮一把。”
正是这份仁义善良,所以即便秦氏向来心高气傲,对那些出身低微的村里人颇多轻视之意,这崔家也还是成为了村里人人称道的仁义之家。
提起这崔夫人秦氏,王秀秀不禁心生些许烦忧来。
这位秦氏本身亦出自书香门第,自从嫁给崔父这个读书人之后,那轻视他人的心态便日益膨胀起来。
尤其是对于那些出身贫寒低微的村里人,她更是嗤之以鼻,正眼都不肯施舍一眼。
可怜的王秀秀,则非常不幸地成为秦氏这种高傲态度的直接受害者。
曾不止一次亲眼目睹秦氏摆出一副优雅高贵的姿态,用挑剔的目光将自己从上到下地审视个遍。
那眼神之中满是不屑,仿佛在说:“哼!瞧瞧你这女子,虽说模样倒也还算有那么几分姿色,但腹中却是空空如也,毫无半点才情可言,我儿乃书香门第之后,怎能娶你这等粗俗之人?”
每当回想起这些场景,王秀秀都会觉得有些脑壳痛。
然而,思及逃荒时秦氏慷慨赠予她的三块豆饼,王秀秀内心深处不禁又泛起一丝复杂的情感来。
或许,这人也并非像表面看起来那般,说不定只是嘴巴厉害一些,实际上心地还是颇为善良柔软的呢。
正因如此,王秀秀对待他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再也不像往昔那般刻意躲避。
而对于这桩事情,陈春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