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望月楼(2/4)
月楼。
岳华年起初还以为,这荷花节名不见经传的,只是少数人庆祝。
出来天悦楼,他才知自己是多么肤浅。这时,沿街的铺子挂起各色荷花状灯笼,青石铺成的街道,人来人往,摩肩接踵。仿佛盛夏夜晚不再是溽热难耐,倒是都出来消暑避热来了。
等他们来到望月楼,又是另一番景象。
在影视剧里,一旦出现青楼,场景多是有几个打扮花里胡哨的女子往大门口一站,捏着强调喊:‘’大爷,里面坐!”
这次到了真正的青楼,他才知道那是谬误之际。
这望月楼并不是单单一栋楼,而是一个宅院。借助门口的灯火,可以看到围墙也是青砖黛瓦。
宅院门口东西两侧各有一株早银桂。离秋天尚远,早银桂却是开了,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这味入了鼻,在周身散开,就像置身秋日时光,便感觉不到那炙烤的热气。
桂树下摆放好桌椅和笔墨纸砚,有几个穿着绿衣纱裙的年轻女子笑意盈盈,迎着来往的客人。
这些客人显然不是田间白丁,江湖草莽。他们衣着讲究,虽未必的华贵,却是整洁得体,在两张桌子前循规蹈矩地排起长队,也没有交头接耳。
今晚进入青楼,也要遵守规约。这规约便是,在进门之前,需要书写一首关于荷花的诗词。诗词是不是原创到不打紧,可以默前人的,也可以是自己独创的。
反正,不管怎样,关于荷花的诗词是敲门砖。
这个要求不高。即使是读书最少的王进,也能中规中矩默写出李商隐的《莲花》:
花开两姐妹 蒂并一夫妻
芬芳共珍重 风雨紧相依
后来,王进告诉他,他会的诗歌也就几首,能写出这首来,是他妻子尹氏特别喜欢这首。爱屋及乌,他也觉得挺好,就常常练嘴练手。
燕青写的是王昌龄的《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岳华年笑了笑,这大概是和李师师有关了。
或许受到今日事情的影响,徐家印的默写白居易的《衰荷》,让人觉得沧桑几许,诗云:
白露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