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1/2)
两日后,盛夏的阳光透过国公府正门的鎏金匾额,在青石板路上铺出一片晃眼的金箔。
钱媒婆头戴双喜绒花,率领八抬聘礼队伍浩浩荡荡行至街角,朱漆礼盒上的金漆 “囍” 字被日光晒得发烫,抬盒的小厮们肩头汗湿,却掩不住脸上的喜气——
毕竟袁家这次下的是 “小定” 之礼,十二抬锦绣箱笼里装的全是真金白银的体面。
“魏国公府到了,且先停下!待人进去通报一声——”
钱媒婆的尖嗓子穿透晨雾,前导的铜锣声惊飞了檐角几只鸽子。
门房小厮探头张望时,就看到钱媒婆笑吟吟的迎上来,往他手中塞了两个大钱:“劳烦小哥容禀一声,我们是西市袁家派来给府上柳姨娘家那位沈姑娘下定的。”
小厮昨日便得了朱樱的交代,这会儿也不与人为难,只收着钱道:“还请稍等,我这就去传话。”
“是是是,有劳了。”
钱媒婆挥挥手,暂时待人候在了旁侧。
而这不小的动静也像长了翅膀的麻雀,顺着游廊迅速钻进正房暖阁。
彼时王氏才起不久,正对着菱花镜描眉,翡翠眉笔在眉心顿出个小巧的螺子黛花钿。
听罗嬷嬷禀完,她手中笔锋微颤,“这么快就来下聘了?”
她对着镜子轻嗤,指尖抹开歪斜的胭脂,“柳姨娘倒是雷厉风行,上回过来,还说姑娘家的婚事要慢慢挑,如今倒像怕人抢了似的。”
罗嬷嬷捧着一碗金丝燕窝候在一旁,低声道:“听说是水月观的道士算了吉时,说今年不娶便要再等三年。”
话音未落,廊下已传来脚步声。
前院的小厮和杨柳院的朱樱一道前来求见,说是请夫人行个方便,开侧门迎客进来。
王氏倒也不愿在这事之上多加为难——
当初既然答应让这个沈青梨入府,如今再让人风风光光嫁出去,也算是善始善终,全了一个仁厚之名。
“她虽不是府上的正经主子,好歹也在府上住了些时日,如今婚事定下,也算是喜事一桩。”
王氏抬抬手,示意罗嬷嬷将燕窝搁下,吩咐道:“你便替我前去照应一番吧。”
罗嬷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