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饭罢听弦题雅调,情急失手惹闲猜(2/5)
候,倒是偶尔写点东西,
小姐离世后,祭奠的时候没纸时我就都给烧了。”
抹了抹眼泪,接着说道:“那杆毛笔倒是在,没有白麻纸,那东西可贵着呢。
砚台少爷之前在院中挖出来的那个不知能不能用。”
秦浩一听,想了想,回房从榻下的作战包里拿出那个用于画地形图的本子,扯了一张纸下来,
又拿着那个母亲送给自己的砚台回到东厢房,全伯把取来的毛笔也递给了少爷。
秦浩看了眼,是羊毛的笔毫,这大唐好像羊毛的最便宜了吧,不过这玩意太软,弹性不好,
笔画容易显得绵软无力,写的速度也不行,而且书写时容易出现笔毫散开、不聚锋,想到大唐的母亲过着如此困窘的生活,心里也难受了一下,
大丫机灵的取了碗水来,秦浩倒了一些在砚台上,大丫抢着磨起了墨。
把席子铺在榻上,把纸放在席子上,这时刘伯和全伯才看到少爷带来的纸,
都惊呆了,没有文化虽然说不出个啥来,就是觉得一定很贵,很贵很贵的那种。因为从来没见过这么白的纸。
秦浩拿起毛笔,蘸了蘸墨,想到大唐现在流行的飞白体,多亏学字时临过碑刻《石门颂》,潇洒的拢了拢衣袖,提笔写道: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歌长粉面红。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多少襟怀言不尽,写向蛮笺曲调中。此情千万重。”
写罢落笔,揉了揉手腕。
飞白这种笔体丝丝露白,有苍劲、古朴、空灵的效果,但是对笔的控制要非常精准,得掌握好墨的浓淡、干湿以及用笔的力度和角度,总之三个字,写不快。
大家都围了上来,看到少爷的字,就是觉得顶好顶好的,但是不认识,觉得少爷真是牛。这时代能识字写诗的老百姓都高山仰止。
秦浩抖了抖纸,给三人念了一遍。大丫听得痴了,虽说也不是很懂,就是觉得那意境好美,身子好像都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