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西市制衣开锦业,东隅兴业启宏程(4/5)
大旱,又遭蝗灾,百姓生活艰难,我这制衣店生意快要支撑不下去了,故每次的利润要的高了些,
也不瞒公子,出不来量,就只能单价和利润要的高些,要不实难坚持啊。”
秦浩来了兴趣,笑着开口:“那今天可是有缘了,公子我对你的店有兴趣,你若愿意出兑,公子我接了如何?”
掌柜有些疑惑:“公子真愿意兑下在下的店铺?”
“自然当真。不过手艺人得给我留下,工钱不变。”
掌柜思索片刻:“公子若真心买下我的店铺,给在下80贯就行。小店虽然不甚大,但位置极佳,公子不也是转一转就转到小店来了吗?”
秦浩想了想也是,拿大米估算了一下贞观的银钱与现代人民币的兑换比例,相当于80万块钱,觉得不算贵,
点了点头:“行,拿纸笔来,把契约签了,一会我让手下给你取银钱来,
不过话说在前头,如果你再开制衣店可不能在西市开了,这个不符合行业规则是吧?”
掌柜苦笑:“公子啊,哪还敢在长安开啊,都说长安居,大不易,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在下拿了银钱就要回老家了,年纪大了,不折腾了。”
喊来小二,让把裁缝师傅们都从后面都叫过来。
秦浩刷刷刷刷,结合现代的交易文书模式,使用大唐的语言习惯,很快写好了契书,名字一签,转给掌柜。
掌柜有些莞尔:“等公子的银钱到了在下再签,先让公子见见店里的裁缝可好?”
帘子被掀开,走进四个三十左右的娘子,有点拘束的样子。
相互间问了一下,三个女子一月二百五十文,一个大工带刺绣手艺的一月五百文,
秦浩琢磨着,现在大唐一斗米约在五文,一个成年男子一天大约两升米,二百五十文能买五十斗米。
看似吃饱一点问题没有,但是账不能这样算,人不是只吃米饭就能生活的。
这里可是长安,大唐的首都,穿衣可以不更新,但总要吃些青菜肉食的,
况且人生在世生病难免,这时候抓药可是很昂贵的,本地人还好,如果再租房,儿子再读个书,那就完蛋了。
看着耽误了不少时间,吩咐赵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