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六宫已觉红鸾动,一诏终教武女行(3/4)
朕虽赞其巾帼不让须眉,但是也对其敬而远之多矣。“
长孙刚要插话,李世民伸手制止:”贞观元年,太白星多次在白日出现,太史局占卜后得出“女主昌”,
凡与武有关,均可能对大唐带来不利,后应国公送女入宫,
朕当时并未意识到此事,经驯马一事,二者结合想来,朕也觉此女不宜留在宫中,
不如顺水推舟,让其出宫给秦小子家中做个先生也不错。只是不知如何与应国公知会此事。”
长孙略作沉思:“二郎,此事倒也不难处理。应国公向来对二郎恭顺,
若二郎坦诚相告,将武氏女出宫缘由说与他听,应国公应能理解二郎的苦心。
况且武氏女才情虽有,但其行事风格确与后宫多数女子不同,或许出宫另谋他处,对她而言亦是一条别样出路。
再者,秦浩那小子近来表现亦是可圈可点,明日封赏旨意一下,想必应国公也会立时得知。
若武氏女能去他家为先生,教导其家中子弟,说不定也能有所建树。
二郎可遣一得力之人,前往应国公府,委婉转达意思,同时也可适当安抚应国公,以免他心生疑虑。”
李世民微微点头:“观音婢所言甚是。那便让高福亲自去跑这一趟吧,他向来机灵,知晓如何应对,
前些时日朕召应国公回长安,荆州粮仓存粮较为充足,朕欲利用其影响力与人脉,协助朝廷调配粮食,应国公今日午时已到长安。
只是这武氏女出宫后,还需叮嘱她谨言慎行,莫要再生事端。
朕虽不宠她,却也不愿她因出宫之事而心生怨恨,坏了我大唐的平和。”
长孙皇后轻笑:“二郎放心,臣妾会着人安排妥当。想来武氏女也并非不明事理之人,经此一事,或许能有所成长。
但愿她在秦小子处能安守本分,发挥其才情,也不枉二郎一番安排。”
李世民长舒一口气,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期许:“但愿如此吧。如今朝中诸事繁杂,朕也希望这等小事能妥善解决,莫要再生波折。
秦小子在灾情之事上立了大功,若武氏女能在他家教导有方,也算是一段佳话。”
说罢,李世民又与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