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仗义救危伸义手,慈悲悯灾献仁心(3/4)
你已因勒索违犯了大唐律法,按理你现在应该赔偿老丈,再求得老丈原谅方可了结。”话音一落,旁边人群窃窃私语,纷纷觉得有理。
男子见状,有些慌神道:“兄台不必如此咄咄逼人吧?”旁边老汉也忙出言道:“小郎君,要不算了吧,毕竟是我们有错在先。”
秦浩见状对男子笑道:“你觉得呢?”
男子赶忙说:“是是,依老丈之言,我们双方互不追究了,如何?”
秦浩松开对方拳头,说道:“同为苦旅行难客,莫把他人绝路推,望你好自为之吧。”
男子揉搓着痛极的手退后几大步,出店前又回头恶狠狠的看了秦浩一眼,
秦浩也不理他,地痞无赖无根之萍,好勇斗狠之辈在大唐没有用武之地,不足为虑,有个好兄弟当县令,没什么好怕的。
老汉见男子走了,忙过来跪在秦浩身前,“多谢小郎君大恩,老汉无以为报,日日为小郎君烧香祈福。”
秦浩忙搀起老汉,“老丈方才已听我言语,您已年迈,为何总要跪年轻之人,您的孙女尚幼,见之恐有不适之感,快快请起吧。”
老汉抽泣道:“老汉已是快要入土之人,只因孙女无依无靠,无法舍她而去,
只能拼命强活,还嫌什么丢人啊,只盼孙女能快快长大,嫁个能善待她的人家,老汉也就死而无憾了。”
秦浩感慨着百姓之难,又望了望面黄肌瘦的小女娃,心里不太好受,问道:“女娃几岁了?怎么如此瘦小?老丈以何为生?”
老汉答道:“大丫今年十三了,从前几年起收成不好总吃不饱故一直瘦小,唉。
今岁大旱,又遭蝗虫过境,粮食颗粒无收,只得贱卖了田地,换得些许盘缠,来长安城中讨生活,
幸得会拉得一两个曲子,大丫会唱得一两个调调,盼客人能给几个大子糊口。”
秦浩猛然想起,贞观二年有场关内大旱,紧接着蝗灾降临,忙问道:“老丈,您是哪里人?是什么时候的事?”
老汉答道:“我是吴山县人,今年四月大旱,大家都拼命担水救地,哪知后来又遇到蝗虫过境,全完啦!全都吃光啦!”说完呜呜哭了起来。
秦浩问道:“当地官府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