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颠覆认知的讲座!(2/4)
四大名着做些研究,虽然没有祝仁这么肯定,但也隐隐觉得有些不太对劲。
他没有理会在场众人的惊讶,而是死死盯着祝仁,希望他能给自己一个惊喜。
马校长这时候刚刚消化了心里的震惊,看向萧予薇,见她脸色平静,也同样没理会那些老教授们的发言,如今,最关键的是看祝仁能否自圆其说。
萧予薇看着台下骚动的听众,又看了看祝仁平静而自信的侧脸,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她知道,祝仁从不是无的放矢的人,他既然敢提出这个问题,必然有他的依仗。
江婉云则是带着一丝微笑,她对祝仁的才华有着近乎盲目的信任,此刻更多的是一种期待和欣赏。
他等台下的议论声稍稍平息,才不疾不徐地开口:
“我知道,我刚才提出的问题,在大家听来可能非常荒谬,甚至可以说是对文学常识的挑战。
很多人会问,罗贯中不是《三国演义》的作者,那还能是谁?难道几百年的定论都是错的吗?”
“请大家稍安勿躁。”祝仁抬手示意,“我并非空穴来风,更不是哗众取宠。
接下来,我想请大家看一些东西,一些可能被我们长期忽略,却又真实存在的证据。让我们用事实说话,看看所谓的定论,是否真的那么牢不可破。”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充满了自信。
“首先,我们就从一部比罗贯中时代更早的作品谈起。”
他示意工作人员连接自己的手机,投影出第一张图片。
屏幕上出现了一幅线条古朴,人物生动的木刻版画,正是桃园三结义的场景。
“大家请看这张图,这是现存元代至治年间,也就是公元1321年到1323年刊刻的《全相三国志平话》中的插图。
请注意这个时间,这比我们通常认为罗贯中生活的年代(元末明初)还要早至少几十年。”
“我们再看内容,这部《三国志平话》,虽然文字相对粗糙,但已经包含了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连环计、火烧赤壁等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
甚至可以说,它已经勾勒出了《三国演义》的基本故事框架。”
他停顿了一下,抛出了一个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